[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体系中拼缝二次灌浆的模板承固体系的反复用锚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4244.2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8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戴俭;田学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建筑 二次灌浆 锚具 本实用新型 固体系 拼缝 建筑结构加固 古建筑修复 装配化施工 传动齿轮 反复利用 辅助齿轮 构件拼装 燕尾螺栓 主动齿轮 接缝处 承压 套管 燕尾 | ||
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体系中拼缝二次灌浆的模板承固体系的反复用锚具,属于装配式建筑安装,建筑结构加固,古建筑修复等技术领域。该种反复用锚具,分为燕尾螺栓,燕尾套管,外壳,主动齿轮,传动齿轮,辅助齿轮六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装配式建筑构件拼装接缝处二次灌浆的承压模板不利于装配化施工的各类不足,以便于实现快捷可靠的构件之间二次灌浆,并可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体系中拼缝二次灌浆的模板承固体系的反复用锚具,属于装配式建筑安装,建筑结构加固,古建筑修复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多为构件拼接安装,安装缝隙要安置模板进行二次浇筑灌浆。模板体系的安装、固定、拆卸没有系统良好的体统性操作,多采用简单木条固定或螺栓锚固,施工粗陋,承压性能差,费力费工,不能反复使用,不利于装配化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装配式建筑构件拼装接缝处二次灌浆的承压模板不利于装配化施工的各类不足,以便于实现快捷可靠的构件之间二次灌浆,并使得其中锚固用构件可以反复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建筑体系中拼缝二次灌浆的模板承固体系的反复用锚具,该反复用锚具由燕尾螺栓1,燕尾套管2,外壳3,主动齿轮4,传动齿轮5和辅助齿轮6组成。
该反复用锚具的主受力杆为燕尾螺栓1,燕尾螺栓1的外部设有燕尾套管2,燕尾套管2与外壳3垂直焊接,燕尾螺栓1受到外壳3的约束,燕尾套管2用于固定燕尾螺栓1的方位,燕尾套管2下部连接有传动齿轮5。传动齿轮5与主动齿轮4和辅助齿轮6相啮合;主动齿轮4的轴心为六方孔,六方孔中安装有销钉;燕尾螺栓1插入燕尾套管2后使用手枪钻或扳手的动力转动主动齿轮4的轴心六方孔中的销钉,从而使传动齿轮5转动,使插入燕尾套管2的燕尾螺栓1拧出或栓入,辅助齿轮6为定位轮以约束传动齿轮5的位置。
燕尾螺栓1的横断面为椭圆,燕尾螺栓1与模板承固体系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克服目前装配式建筑构件拼缝处二次灌浆模板支护工序中,操作不规范,模板贴合构件不紧密,工效低,费力费时,材料浪费,易产生建筑垃圾等弊端,使装配式建筑接缝处二次灌浆模板安装工序中,即使接缝两边不共面,或翘曲,扭曲,通过多点顶紧的方法,也能使模板贴合构件。操作规范化,提高安全可靠度,快捷高效,不浪费材料,便于机械化操控。
附图说明
图1为锚具剖面图。
图2为锚具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3为锚具外观示意图。
图中:1、燕尾螺栓,2、燕尾套管,3、外壳,4、主动齿轮,5、传动齿轮,6、辅助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3所示,用螺栓1插入燕尾套管2后使用手枪钻或扳手的动力转动主动齿轮4的轴心六方孔,从而使传动齿轮5转动,辅助齿轮6为定位轮以约束齿轮5的位置。从而实现与燕尾螺栓相连的整个模板承固体系的安装。
当需要拆卸时旋动主动齿轮4拧出燕尾螺栓1,实现模板承固体系的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42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洞口封堵定型模板装置
- 下一篇:后浇带支模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