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VOCs废气集成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3651.1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3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军;伍超;窦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常春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何军华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板 本实用新型 酸池 连通 集成净化装置 活性炭吸附 氧化降解 酸吸收 氧化釜 氧化腔 碱池 通孔 弯管 废气处理设备 碱液吸收 净化装置 前期处理 竖板两侧 氧化单元 干燥塔 光氧化 碱吸收 进气管 排气管 吸收腔 降解 去除 能耗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OCs废气集成净化装置,包括酸池;酸池内固设有与第一进气管连通的第一弯管,酸池顶端的第一排气管与碱池内的第二弯管连通;碱池与氧化釜通过干燥塔连通;氧化釜内设有下氧化腔和上吸收腔;下氧化腔内设有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第一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竖板两侧设有氧化单元;第二竖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VOCs废气依次经过酸吸收、碱吸收和干燥前期处理后进行氧化降解,又在氧化降解后进行活性炭吸附,本实用新型将酸吸收、碱液吸收、干燥、光氧化降解和活性炭吸附结合起来,比单独的采用某种净化装置去除效果更好、适用性更广,相同能耗下去除效果更彻底,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OCs废气集成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VOCs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在我国,VOCs即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70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20℃条件下蒸汽压大于或者等于10Pa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过高时很容易引起急性中毒,轻者会出现头痛、头晕、咳嗽、恶心、呕吐、或呈酩醉状;重者会出现肝中毒甚至很快昏迷,有的还可能有生命危险。VOCs废气主要包括各种烃类、醇类、醛类、酸类、酮类和氨类等废气,由于VOCs废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有毒性,若直接排放在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会危及人体的健康。所以国家严格要求含VOCs的废气需净化达标后才可排放。
现有的VOCs废气处理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投资及运行成本较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引起二次污染等。
现市场上存在的处理设备大多仅仅采用单一种处理技术,因此适用性不够广。而现在工业废气成分比较复杂,仅针对单一处理对象的产品其处理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而在实际应用中,许多设备由于设计上不够完善,使用效果也不尽人意。通常存在处理量不大,处理率不高,能耗高,设备体积大等诸多问题。
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废气净化装置,以便克服现有净化装置存在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VOCs废气集成净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VOCs废气集成净化装置,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酸池、碱池、干燥塔和氧化釜;酸池内固设有与酸池一侧的第一进气管连通且截面为ㄱ形的第一弯管,酸池顶端的第一排气管与碱池内截面为ㄱ形的第二弯管连通;碱池顶端与氧化釜底端左侧通过竖直设置的干燥塔连通;氧化釜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下氧化腔和上吸收腔;下氧化腔内由左至右交替设有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第一竖板顶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竖板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氧化单元;第二竖板底端开设有第二通孔;下氧化腔和上吸收腔之间通过氧化釜右侧的竖直通道连通,氧化釜顶端的第四排气管与上吸收腔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弯管上套设有截面为n形的第一弧罩,第一弧罩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小于酸池内壁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第一弯管和第一弧罩的底端面均位于酸池内液面下方。
进一步地,第二弯管上套设有截面为n形的第二弧罩,第二弧罩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小于碱池内壁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第二弯管和第二弧罩的底端面均位于碱池内液面下方。
进一步地,酸池内壁上位于第一弯管上方右下至上依次水平固设有第二滤层和第一滤层;碱池内壁上位于第二弯管上方水平固设有第三滤层,第一滤层、第二滤层和第三滤层均为PU膜。
进一步地,氧化釜内位于氧化单元下方均设有与氧化单元平行的助剂层,氧化单元均倾斜设置,且氧化单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
进一步地,第一竖板左右两侧均设有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常春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常春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36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浓度有机废气浓缩催化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VOCs废气高效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