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熔炼炉内传感器的冷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1124.7 | 申请日: | 201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6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汤世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汤达新型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8 | 分类号: | F27B14/08;F27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2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水组件 冷却水管 熔炼炉 传感器 降温组件 冷却机构 内传感器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侧壁 传感器测量 传感器寿命 元器件结构 冷却装置 受热 冷却水 冷却 升高 供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熔炼炉内传感器的冷却机构,其涉及一种冷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传感器容易受热严重,导致元器件结构变化,导致其寿命缩短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设置在传感器侧壁上的冷却水管、设置在熔炼炉一侧的且用于向冷却水管输送冷却水的供水组件以及设置在供水组件一侧的且用于对供水组件降温的降温组件,利用供水组件向冷却水管供水,利用冷却水管对传感器进行降温,由于熔炼炉的温度极高,所以冷却水管中的水升温极快,此时直接回到供水组件中时,水温会升高,所以利用降温组件对供水组件进行降温,以此可以有效的对传感器冷却,减少传感器寿命缩短的可能性,也减少了传感器测量不准确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熔炼炉内传感器的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熔炼是将金属材料及其它辅助材料投入加热炉溶化并调质,炉料在高温(1300~1600K)炉内物料发生一定的物理、化学变化,产出粗金属或金属富集物和炉渣的火法冶金过程,炉料除精矿、焙砂、烧结矿等外,有时还需添加为使炉料易于熔融的熔剂,以及为进行某种反应而加入还原剂,此外,为提供必须的温度,往往需加入燃料燃烧,并送入空气或富氧空气,粗金属或金属富集物由于与熔融炉渣互溶度很小和密度差分为两层而得以分离,富集物有锍、黄渣等,它们尚须经过吹炼或其他方法处理才能得到金属。
授权公告号为CN20520923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炼钢自动化熔炼炉,包括煤气发生器、炉盖、静置炉、烟气收集器、熔炼炉、压力传感器、熔炼炉启动器、烟气过滤器和粉尘沉降室,煤气发生器连接静置炉,静置炉连接熔炼炉,熔炼炉和静置炉分别连接在烟气收集器上,炉盖分别设置在静置炉和熔炼炉的上方,烟气收集器连接烟气过滤器,烟气过滤器设置在粉尘沉降室上,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熔炼炉的底部,熔炼炉启动器设置在熔炼炉上,压力传感器连接熔炼炉启动器。
现有技术中的压力传感器固定在熔炼炉的内底壁上,利用其测量头对熔炼炉的重量进行监控,由于熔炼炉在熔化铁时,产生的温度极高,压力传感器的电路元器件长期在高温环境下,会造成传感器内部的涂覆材料熔化、焊点开化、弹性体内应力发生结构变化等问题,缩短压力传感器的寿命,导致测量熔炼炉重量不准确,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熔炼炉内传感器的冷却机构,其具有对压力传感器进行冷却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熔炼炉内传感器的冷却机构,包括设置在传感器侧壁上的冷却水管、设置在熔炼炉一侧的且用于向冷却水管输送冷却水的供水组件以及设置在供水组件一侧的且用于对供水组件降温的降温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供水组件向冷却水管供水,通过冷却水管对传感器进行降温,由于熔炼炉的温度极高,所以冷却水管中的水升温极快,此时直接回到供水组件中时,水温会升高,所以利用降温组件对供水组件进行降温,以此可以有效的对传感器冷却,减少传感器寿命缩短的可能性,也减少了传感器测量不准确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组件包括冷水箱、冷却水泵、输水管、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输水管与冷水箱连通,所述输水管远离冷水箱的一端与冷却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冷却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与冷却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与冷却水管远离进水管一端连接,所述出水管远离冷却水管的一端与冷水箱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冷却水泵将冷水箱中的水沿着输水管和进水管输送到冷却水管内,再沿着出水管输出,以此可以带走传感器上的温度,有利于对传感器进行冷却;水沿着出水管回到冷水箱内,从而形成水循环,减少用水,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冷水箱的顶壁上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远离转动电机的一端穿过冷水箱的顶壁并延伸至冷水箱内,所述转动轴伸入冷水箱一端的周壁上均布有若干个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汤达新型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汤达新型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11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测温中频感应电炉
- 下一篇:加压炉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