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笼吊装防变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1077.6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9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飞;张延宁;胡娟;肖庆峰;左凤伟;李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华夏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400 北京市怀柔***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笼 管体 钢筋笼吊装 卡钩 防变形装置 穿插 本实用新型 间隔均匀 整体刚度 变形的 主筋 吊装 钢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笼吊装防变形装置,属于钢筋笼吊装的技术领域,包括管体和卡钩,所述管体与钢筋笼的长度相同,穿插在钢筋笼的内部;所述卡钩间隔均匀设置多个,固设在管体的同一侧,所述卡钩与钢筋笼的主筋连接。通过将管体穿插入钢筋笼的内部,与钢筋笼连接,增加钢筋笼的整体刚度,防止钢筋在吊装时易发生变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笼吊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笼吊装防变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中桩基础在公路、民用建筑、桥梁等中得到广泛应用,钢筋笼正是桩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钢筋笼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桩基础的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加工制作场地与桩孔存在一定距离,需要在钢筋笼制作完成后转运至吊装位置。而钢筋笼的吊运一直是个难题,特别是超长钢筋笼由于其结构细长,刚度小,在吊运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形,造成成品的损伤,影响成桩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钢筋笼在吊装的过程中变形的钢筋笼吊装防变形装置。
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筋笼吊装防变形装置,包括管体和卡钩,所述管体与钢筋笼的长度相同,穿插在钢筋笼的内部;所述卡钩间隔均匀设置多个,固设在管体的同一侧,所述卡钩与钢筋笼的主筋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吊装钢筋笼时,将管体插入钢筋笼内部,通过管体上的卡钩与钢筋笼主筋连接固定。起吊设备直接钩设在管体上,同时,穿插管体增加钢筋笼的刚度,防止钢筋笼在吊装的过程中发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为钢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管的强度高,稳定性好,在吊装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同时钢管的造价低,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钩包括钩体和卡舌,钩体和卡舌铰接,所述钩体和卡舌铰接的位置设置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能够将卡舌抵紧在钩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舌与钩体铰接,便于卡钩与钢筋笼主筋的连接;同时由于卡舌可以绕钩体发生相对转动,在吊装的过程中,卡舌易与钩体脱离,造成吊装的不稳定,在铰接的位置设置弹性件,可以通过弹性件的作用将卡舌抵紧在钩体上,避免卡舌自动与钩体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钩每隔2-4m设置一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择合适的卡钩设置间距,便于管体稳定的与钢筋笼固结,同时防止卡钩间距太大,设置数量太少,导致管体与钢筋笼之间的连接不稳固;或者卡钩间距太小,设置数量太多,施工繁琐,影响施工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分别在靠近管体两端的位置固结吊环,所述吊环与卡钩位于管体的同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起吊设备吊装时,直接将起吊设备的吊钩与管体两端的吊环连接,将管体和钢筋笼一起水平吊起即可,便于吊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的侧壁上间隔均匀固设多个转动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在钢筋笼的长度过长时,管体的穿插比较麻烦,所以设置转动轮,带动管体在钢筋笼内部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轮设置在背离卡钩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转动轮和卡钩位于同一侧,转动轮在带动管体移动的过程中,卡钩与钢筋笼下部的加强筋和主筋会有接触,影响管体向钢筋笼内部穿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轮包括连接杆和三项轮,所述连接杆为两个,呈八字形布置,连接杆的一端与管体固结,另一端与三项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华夏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城建华夏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1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梁模具螺栓架
- 下一篇:一种具有螺旋状通孔的群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