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级生物过滤滞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00814.0 | 申请日: | 2018-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6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贺卫宁;邓征宇;蓝翔;陈世洋;陆先镭;孙琴;仲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9/14;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罗红枚 |
| 地址: | 10005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砾石层 过滤 过滤区 蓄水层 生物过滤 滞留装置 滞留 分隔墙 颗粒物 布设 分级 残留 生物过滤介质层 本实用新型 有机污染物 顶端开口 进水管路 快速排水 排水管路 厌氧环境 池分隔 覆盖层 降解 竖直 吸附 流动 埋设 蓄积 流出 缺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级生物过滤滞留装置,包括:顶端开口的滞留池,滞留池的池底竖直设有分隔墙,分隔墙用于将滞留池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第一过滤区沿雨水流动方向布设有用于对雨水中含有的颗粒物进行过滤的第一砾石层、用于使雨水留滞以形成缺氧/厌氧环境的第一蓄水层,第一过滤区内还埋设有用于将需要处理的雨水导入第一砾石层中的进水管路。第二过滤区内沿雨水流动方向依次布设有用于蓄积由第一蓄水层溢流出的雨水的第二蓄水层、覆盖层、用于雨水中残留的颗粒物再次过滤并同时对雨水中残留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和降解的生物过滤介质层、用于实现快速排水的第二砾石层,第二砾石层中埋设有排水管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建设和低影响开发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分级生物过滤滞留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传统城市雨水“快排”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进而新型“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应运而生。“海绵城市建设”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收、下渗、滞留、蓄积及净化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初期雨水一般指地面10~15mm厚已形成地表径流的降水。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道路及硬化地面等,使得初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初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甚至超出了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初期雨水指标往往超过地表水V类水质指标,化学需氧量(COD)达200mg/L以上,总磷(TP)一般在1.0mg/L以上,NH3接近3.0mg/L,雨污混合溢流污水(CSO)水质与初期雨水状况类似。地表径流经雨水管直排或雨污合流管溢流至水体,是造成水体黑臭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用于初期雨水或CSO处理工艺设施较少,主要采用常规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如雨水花园等设施进行处理,这些设施或装置基本构造详见图1。初期雨水或CSO从上往下流经蓄水层、覆盖层、生物过滤介质层、细砾石层,粗砾石层。初期雨水或CSO下渗过滤过程中,首先粗大漂浮物会被覆盖层截留,随后细小颗粒和悬浮物等被生物过滤介质截留。由于覆盖层仅对粗大漂浮物进行简单拦截,粗大颗粒物和细小颗粒物绝大部分进入生物过滤介质层,又生物过滤介质层的孔隙率比下方设置的细砾石层的孔隙率小,故而生物过滤介质层首先达到过滤饱和,不仅导致水头损失增长快,容易形成雍水,使介质层中微生物和营养物质流失,同时未被截留到的悬浮物等污染物容易经溢流口溢流导致下游水体污染;尤其重要的是,生物过滤介质层首先达到过滤饱和,导致整体过滤滞留周期大大缩短,进而使生物过滤效果快速下降、滤料更新频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级生物过滤滞留装置,以解决现有常规低影响开发设施存在的水头损失增长快、容易形成雍水、介质层中微生物和营养物质流失、易污染下游水体、过滤滞留周期大大缩短、生物过滤效果快速下降及滤料更新频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级生物过滤滞留装置,包括:顶端开口的滞留池,滞留池的池底竖直设有分隔墙,分隔墙用于将滞留池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和生物降解的第一过滤区,及用于对经过第一过滤区处理后的雨水再次过滤和生物降解的第二过滤区;第一过滤区内沿雨水流动方向由下至上依次布设有用于对导入的雨水中含有的颗粒物进行过滤的第一砾石层、用于使经过第一砾石层过滤后的雨水留滞以使第一过滤区形成稳定的缺氧/厌氧环境的第一蓄水层,第一过滤区内还埋设有用于将待过滤净化处理的雨水导入第一砾石层中的进水管路;第二过滤区内沿雨水流动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布设有用于蓄积由第一蓄水层溢流出的雨水的第二蓄水层、覆盖层、用于对经过覆盖层过滤后的雨水中残留的颗粒物再次过滤并同时对雨水中残留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和降解的生物过滤介质层、用于对经过生物过滤介质层处理后的雨水实现快速排水的第二砾石层,第二砾石层中埋设有用于将过滤后的雨水汇流排至排水检查井或受纳水体中的排水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08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节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初期雨水分级生物过滤滞留一体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