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质碳酸钙改性搅拌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0496.8 | 申请日: | 201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7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唐章伟;苏杰聪;黄建;蔡叶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州鑫鑫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7/18;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龚元元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杆 搅拌轴 搅拌叶 搅拌部 搅拌反应器 卧式搅拌釜 重质碳酸钙 改性 本实用新型 碳酸钙改性 侧面延伸 粉体混合 改性反应 交替布置 搅拌电机 耐磨瓷片 设备领域 水平布置 反应器 侧面 充分性 板状 粗端 焊接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酸钙改性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重质碳酸钙改性搅拌反应器,包括卧式搅拌釜,所述的卧式搅拌釜内水平布置有两个平行的搅拌轴,所述的搅拌轴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的搅拌轴上布置有多个搅拌杆,所述的搅拌杆的端部设有搅拌叶,所述的搅拌杆的粗端与搅拌轴连接;所述的搅拌叶为板状,所述的搅拌叶由连接部和搅拌部组成;所述的连接部焊接在搅拌杆端部的其中的一个侧面上且搅拌部沿该侧面延伸到搅拌杆的外侧,搅拌部远离所述的侧面的边为弧形;所述的搅拌轴、搅拌杆、搅拌叶的表面均连接有耐磨瓷片;两个搅拌轴上的搅拌杆前后依次交替布置。该反应器能有效的提高改性反应过程中粉体混合的充分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酸钙改性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重质碳酸钙改性搅拌反应器。
背景技术
CN 201721064497.9公开了一种重质碳酸钙改性装置的搅拌器,包括搅拌轴、搅拌杆及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杆固接于搅拌轴,所述搅拌叶片固接于搅拌杆,三者形成一体结构。结构简单,左侧平行的两组搅拌杆与搅拌叶片和右侧的搅拌杆与搅拌叶片形成对称交错结构,覆盖面积大,极大地提高搅拌效率,减短工作时间,节约成本。同时,搅拌叶片采用缓坡状结构,可以减缓与粉体的直接碰撞,延长搅拌叶片使用寿命;在搅拌过程中使粉体形成上下层流,提高了粉体的流动性和分散性,从而达到提升搅拌效果的作用。
该专利存在的问题在于,沿用了传统的液态流体的搅拌结构,并未考虑到粉状物料搅拌时流动性差的问题,因此务必要做到在立体空间内物料都应当要实现较为充分的搅拌。
要实现立体空间内的物料的充分反应,对于搅拌器的改进是一个值得考量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质碳酸钙改性搅拌反应器,该反应器能有效的提高改性反应过程中粉体混合的充分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质碳酸钙改性搅拌反应器,包括卧式搅拌釜,所述的卧式搅拌釜内水平布置有两个平行的搅拌轴,所述的搅拌轴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的搅拌轴上布置有多个搅拌杆,所述的搅拌杆的端部设有搅拌叶,所述的搅拌杆为上细下粗的四棱柱结构的搅拌杆,所述的搅拌杆上与相对的两条棱边的重合的剖面为第一剖面和第二剖面,其中所述的第一剖面与搅拌轴的中轴线重合,所述的第二剖面与搅拌轴的中轴线的垂直;所述的搅拌杆的粗端与搅拌轴连接;所述的搅拌叶为板状,所述的搅拌叶由连接部和搅拌部组成;所述的连接部焊接在搅拌杆端部的其中的一个侧面上且搅拌部沿该侧面延伸到搅拌杆的外侧,搅拌部远离所述的侧面的边为弧形;所述的搅拌轴、搅拌杆、搅拌叶的表面均连接有耐磨瓷片;两个搅拌轴上的搅拌杆前后依次交替布置。
在上述的重质碳酸钙改性搅拌反应器中,所述的卧式搅拌釜由中间连通的左釜和右釜组成,左釜由第一前端面、第一后端面、设置在第一前端面和第一后端面之间的第一弧形侧壁组成,所述的右釜由第二前端面、第二后端面、设置在第二前端面和第二后端面之间的第二弧形侧壁10组成;所述的左釜和右釜的上部设有盖板,所述的盖板上设有加料口,所述的第二弧形侧壁10和第一弧形侧壁交汇处设有沿搅拌轴的轴心方向延伸的条形出料口;
所述的左釜和右釜内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的搅拌轴。
在上述的重质碳酸钙改性搅拌反应器中,粘结有耐磨瓷片的搅拌轴为多棱柱形。
在上述的重质碳酸钙改性搅拌反应器中,所述的搅拌杆为四根以同间距的形式布置在搅拌轴上,相邻的搅拌杆的夹角为90°,且间隔布置的搅拌杆之间的夹角为180°。
在上述的重质碳酸钙改性搅拌反应器中,所述的搅拌杆的垂直于搅拌杆轴线的剖面均为正四边形,搅拌杆的顶面的边长为10-15cm;搅拌杆与搅拌轴接触的底面的边长为20-25cm。
在上述的重质碳酸钙改性搅拌反应器中,所述的加料口上设有筛网。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州鑫鑫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连州鑫鑫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04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余热再利用的有机硅用混合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吸附装置的恒压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