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98961.9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4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阳;刘玉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朝阳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本实用新型 减速电机 神经内科 支撑架 壳体 双腿 底板 恢复训练装置 电动模式 啮合连接 竖直设置 腿部训练 训练装置 转动结合 转动连接 边缘处 连接杆 小器械 中心处 联动 器械 携带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中心处竖直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底板上靠近一端边缘处固定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靠近顶部的一侧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中心贯穿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中,比现在市场已有的神经内科双腿训练装置将大器械转变为小器械方便携带,此外电动和人工转动结合在一起,在病人不能自主进行运动的时后开启电动模式,机器将辅助病人进行腿部训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是针对神经内科的病人而设计出来的帮助病人恢复训练的装置,有的神经内科的病人会导致双腿出现问题的,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做双腿恢复的训练,来加快病人双腿恢复的速度
现有的神经内科所设计的相关的双腿恢复训练器械体积都非常的大,搬运起来十分的笨重,不方便携带,而且现有的的器械都是只能自己用力去进行双腿训练,没有考虑到特殊病人的需求,对使用的人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双腿训练的项目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中心处竖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板上靠近一端边缘处固定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靠近顶部的一侧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贯穿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延伸至壳体的外表面,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靠近两端边缘处固定有空心块,所述空心块的外表面竖直开设有凹槽,所述两个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卡扣,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连接有曲柄,所述曲柄的外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套设有脚踏,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外表面滑动嵌设有支撑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弹簧卡扣的内部卡合有卡块,所述卡块的顶部固定有布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滑珠轴承,所述滑珠轴承的内表壁焊接有旋杆,所述旋杆螺旋连接于壳体,且旋杆延伸至壳体的外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中心处焊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外表面贴附有防滑圈,所述防滑圈的外表面固定有凸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支撑架的底部靠近两端边缘处焊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焊接有强力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伸缩杆靠近底部的一侧外表面焊接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伸缩杆的一端焊接于支撑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的靠近顶部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按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比现在市场已有的神经内科双腿训练装置将大器械转变为小器械方便携带,此外电动和人工转动结合在一起,在病人不能自主进行运动的时后开启电动模式,机器将辅助病人进行腿部训练。
2:本实用新型中,增加了神经内科双腿训练装置的训练项目,帮助病人更好的去训练双腿,增加的训练项目附加使的,通过调节旋杆来调控训练项目的使用和隐藏,调控起来十分的便捷省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朝阳,未经王朝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989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肢扶持助走装置
- 下一篇:一种患者自助康复训练的简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