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分离装置及化工塔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96624.6 | 申请日: | 2018-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7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 发明(设计)人: | 唐印;莫玉馨;孔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烨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B01D4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青 |
| 地址: | 62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液分离装置 适用工况 化工塔 通气孔 套管 集液 壳体 气液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 气液分布器 气液分离器 液分离装置 化工设备 上端 密封套 折流板 下端 堵塞 缓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化工塔设备,涉及化工设备领域,该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气液分布器,折流板,密封套和集液套管,其中,壳体上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位于集液套管的上端与下端之间。利用该气液分离装置能够缓解现有的气液分离器易堵塞,适用工况范围窄的技术问题,具有气液分离效果好和适用工况范围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化工塔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化工技术领域,垂直气流的气液分离技术应用广泛,分离方式方法多式多样,分离效果差异明显。尤其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对于气液相垂直气流工作的塔器通常都需要在塔体上段考虑气液分离。而目前应用较多的气液分离方式有丝网式、异形板式、管式、屋脊式等结构除沫器以及旋流板式除雾器。
应用频率较高的丝网式或各种异形板式结构除沫器的气液分离器是通过改变或扰乱气流方向阻隔液滴杂质而达到分离作用,分离效果明显,但由于丝网式或各种异形板式结构除沫器中,气液流通空间小,阻力较大、易堵塞、对介质特性要求高、适用工况窄、必须配备定期清洗装置;不适合应用在有杂质、易结晶、粘度高、腐蚀性强的介质工况下,否则极易导致堵塞流通通道、构件损坏而明显降低气液分离效果。
而旋流板式除雾器是通过改变气液流向并利用气液密度差和离心力进行气液分离,与丝网式或异形板式除沫器比较,虽然不易堵塞、阻力小,但是旋流板式除雾器随设备直径增大分离效果明显降低,且旋流板的安装要求及精度高,通常超过2米直径的塔器不使用旋流板式除雾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以缓解至少一个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工塔设备,该化工塔设备至少能够缓解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中的一个。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
壳体,竖直且顶部密封设置,
气液分布器,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下部,
折流板,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气液分布器的上部,
密封套,位于所述壳体上部,密封套设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并与所述壳体外壁之间形成一容纳腔体,上部设有出气口,下部设有出液口,
集液套管,位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上端密封套设于所述壳体的外部,下端与所述壳体分离;其中,
所述壳体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集液套管的上端与下端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通气孔靠近所述集液套管的上端设置;
优选地,沿所述壳体的轴向,所述通气孔距离所述密封套上部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50-200mm;
优选地,所述通气孔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均匀设置;
优选地,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8-15个。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液套管的下端设有集液锯齿,所述集液锯齿的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
优选地,每个集液锯齿的两斜边的夹角为30-90°;
优选地,集液锯齿间的最大距离为50-200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套与所述壳体的最大距离为所述集液套管与所述壳体的最大距离的2-3倍;
优选地,所述出气口距离所述密封套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100-1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烨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烨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966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空气缓冲罐低点排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除雾缓解烟羽拖尾现象的烟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