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95843.2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6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袁鸿健;刘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励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结构 基板 加强板 斜板 建筑加固 贴合设置 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 螺栓 对称设置 螺栓固定 形变 安装孔 交点处 螺纹孔 原有的 弹簧 底端 螺接 收合 通孔 向内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加固装置,包括建筑结构,建筑结构为L型,建筑结构内侧贴合设置有基板,基板为L型,建筑结构内侧设置有四个安装孔,基板内侧两端分别贴合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上螺接有螺栓,基板交点处固定安装有斜板,斜板上固定设有多个通孔,两个加强板在斜板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加强板一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本装置通过利用基板将建筑结构固定住,然后通过加强版将基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建筑结构上,当建筑结构向外产生形变时,利用弹簧的弹力使基板的两端保持向内收合,从而达到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而且本装置在原有的建筑结构上不需要进行开设大量螺纹孔,从而减少了对建筑结构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文化丰富,尤其是古民居建筑,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但是这些房屋时代久远,其中大部分古民居建筑都是木构架承重体系,梁、柱形成的类框架起主要承载作用。
现有的加固装置因为需要加设大量的螺纹孔来固定加固装置,其本身对结构来说就是一种损坏,而且由于地质灾害等原因,导致横梁与立柱连接处容易向外产生形变,导致建筑物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加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加固装置,包括建筑结构,所述建筑结构为L型,所述建筑结构内侧贴合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为L型,所述建筑结构内侧设置有四个安装孔,所述基板内侧两端分别贴合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螺接有螺栓,所述基板交点处固定安装有斜板,所述斜板上固定设有多个通孔,两个加强板在斜板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加强板一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一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内螺纹套筒,所述内螺纹套筒内螺接有外螺纹套筒,所述外螺纹套筒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一端与方形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杆上套有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方形套筒,所述方形杆另一端分别穿出方形套筒并与方形套筒滑动连接,两两对称的方形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穿过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与加强板通过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始终处于紧绷状态。
优选的,所述加强板采用高钼钢材料制成,基板采用表面渗碳钢材料制成。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利用基板将建筑结构固定住,然后通过加强版将基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建筑结构上,当建筑结构向外产生形变时,利用弹簧的弹力使基板的两端保持向内收合,从而达到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而且本装置在原有的建筑结构上不需要进行开设大量螺纹孔,从而减少了对建筑结构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结构图。
图中:基板1、加强板2、螺栓3、斜板4、通孔5、第一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7、内螺纹套筒8、外螺纹套筒9、滑块10、方形杆11、减震弹簧12、方形套筒13、钢丝绳14、安装孔15、建筑结构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励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励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958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模板外梁加固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简易屋面渗漏治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