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帘双轨防火卷帘底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91901.4 | 申请日: | 2018-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5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 发明(设计)人: | 郭修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警星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5/16 | 分类号: | E06B5/16;E06B9/56 |
| 代理公司: | 11616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志军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卷帘 底板主体 推杆 液压装置 通孔 本实用新型 夹板 凹槽两侧 固定板 双轨防火卷帘 底板 弹性材料板 两侧边缘处 底板结构 边角处 卷帘门 延伸 底端 卡接 内壁 双帘 连通 防火 穿过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帘双轨防火卷帘底板结构,包括:底板主体、楔脚,所述底板主体底端靠近边角处分别设有所述楔脚,所述底板主体设有卷帘凹槽,所述卷帘凹槽将所述底板主体分为两部分,所述底板主体位于所述卷帘凹槽两侧部分内分别设有液压装置,所述卷帘凹槽两侧内壁分别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另一端与所述液压装置连通,所述液压装置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卷帘凹槽内,所述推杆延伸至所述卷帘凹槽内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边缘处设有夹板,所述夹板设有弹性材料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卷帘门底板大多采用直接卡接的形式,一定程度上的不利于防火等安全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帘门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帘双轨防火卷帘底板结构。
背景技术
防火卷帘门是一种适用于建筑物较大洞口处的防火、隔热设施,产品在设计安装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技术。防火卷帘门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隔断区,能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防火设施。
防火卷帘门同防火墙的作用一样起到水平防火分隔,它由帘板、座板、导轨、支座、卷轴、箱体、控制箱、卷门机、限位器,门楣、手动速放开关装置、按钮开关和保险装置等13个部分组成,一般安装在不便采用防火墙分隔的部位。如:敞开电梯厅、自动扶梯、百货大楼的宽大营业厅、展览楼的展览厅和建筑物中洞口较大不能用防火门窗的部位。防火卷帘门在建筑工程中,使防火分隔得到了广大的应用。防火卷帘门是现代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防火设施,防火门除具备普通门的作用外,具有防火、隔烟、抑制火灾蔓延、保护人员疏散的特殊功能,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场合。同时防火卷帘的底板也同样重要,主要配合卷帘门使用。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卷帘门底板大多采用直接卡接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稳定但容易留出空隙,一定程度上的不利于防火等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帘双轨防火卷帘底板结构,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帘双轨防火卷帘底板结构,包括:底板主体、楔脚,所述底板主体底端靠近边角处分别设有所述楔脚,所述底板主体设有卷帘凹槽,所述卷帘凹槽将所述底板主体分为两部分,所述底板主体位于所述卷帘凹槽两侧部分内分别设有液压装置,所述卷帘凹槽两侧内壁分别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另一端与所述液压装置连通,所述液压装置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卷帘凹槽内,所述推杆延伸至所述卷帘凹槽内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边缘处设有夹板,所述夹板设有弹性材料板。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楔脚底端还设有锥头。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卷帘凹槽长于所述底板主体长度一致。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夹板与所述固定板不在同一水平线。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夹板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卷帘凹槽内壁连接。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弹性材料板采用的材质为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卷帘门底板大多采用直接卡接的形式,一定程度上的不利于防火等安全的缺点,采用弹性材料进行夹合,使得卷帘门稳定同时最大程度的减少缝隙,减少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1-底板主体、2-卷帘凹槽、3-楔脚、4-锥头、5-液压装置、6-推杆、7-通孔、8-固定板、9-夹板、10-弹性材料板、1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警星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警星消防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919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