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膜线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91110.1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6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栋;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鼎和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28 | 分类号: | B29C41/28;B29C41/46;B26D1/03 |
代理公司: | 济南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68 | 代理人: | 徐健 |
地址: | 26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料片 网带 压膜线 生产装置 搅拌室 刮除 转棒 入料口 风扇 电机 本实用新型 刀片设计 快速冷却 生产效率 一步加工 电热丝 锯齿状 刀片 切开 下端 转辊 转轴 成型 疙瘩 冷却 塑料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压膜线生产装置,包括入料口、搅拌室和网带,所述入料口的右端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下端连接有转轴,所述搅拌室设置于第二转棒的外部,且搅拌室的外表面安装有电热丝,所述网带设置于风扇的下方,且网带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转辊。该压膜线生产装置设置第一转棒和第二转棒配合使用,原料可以被搅拌得更加充分,避免形成塑料疙瘩,影响后期成型的品质,风扇工作以后,吹的风可以为网带上的原料片进行降温,从而使原料片被快速冷却,进行下一步加工,缩短了冷却的时间,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生产效率,刮除刀片可以将网带上的原料片刮下,同时刮除刀片设计成锯齿状的形状,可以在刮除原料片的同时将原料片切开,形成多条压膜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膜线技术领域,具体为压膜线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棚蔬菜的种植发展的越来越好,使得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到各种不同的蔬菜瓜果,大棚的发展,也带动了压膜线的快速发展,压膜线是一种用来压制大棚的塑料膜的一种塑料线,可以增加大棚耐受强风的能力,因此,研究制造压膜线的生产设备,可以更好地为大棚种植服务。
市场上的压膜线生产装置在对原料的融化搅拌上,搅拌不充分,易形成塑料疙瘩,从而导致后期压膜线成型以后,表面粗糙,品质较差,对于原料片的冷却多为自然冷却,冷却时间长,生产效率不高,形成的原料片厚度不一,影响后期成线效果,原料片制成膜线多为手工撕拉,需要的劳动力多,而效率低,成型后的压膜线不易卷成线圈,不方便存放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压膜线生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压膜线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压膜线生产装置在对原料的融化搅拌上,搅拌不充分,易形成塑料疙瘩,从而导致后期压膜线成型以后,表面粗糙,品质较差,对于原料片的冷却多为自然冷却,冷却时间长,生产效率不高,形成的原料片厚度不一,影响后期成线效果,原料片制成膜线多为手工撕拉,需要的劳动力多,而效率低,成型后的压膜线不易卷成线圈,不方便存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压膜线生产装置,包括入料口、搅拌室和网带,所述入料口的右端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下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有转杆,且转杆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转棒,且第一转棒的下方固定有第二转棒,所述搅拌室设置于第二转棒的外部,且搅拌室的外表面安装有电热丝,所述搅拌室的下端安装有挡板,且挡板的下端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右侧设置有冷却腔室,且冷却腔室的下端固定有风扇,所述网带设置于风扇的下方,且网带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转辊,所述转辊的右下角安装有刮除板,且刮除板的右侧设置有线圈,所述网带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防漏板,且网带的外表面连接有光滑涂层,所述刮除板的上端设置有刮除刀片,所述转辊的后方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线圈的内部设置有卡齿。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棒和第二转棒与转杆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且第一转棒的结构为T字形结构,并且第二转棒的结构为螺旋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风扇的数量设置为5个,且风扇沿着网带的水平轴线等距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网带与转辊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网带与地平线的倾角为2°。
优选的,所述刮除刀片与网带之间紧密贴合,且刮除刀片的宽度与网带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卡齿的结构为锯齿状结构,且卡齿贯穿于线圈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压膜线生产装置设置转杆表面安装两种不同的第一转棒和第二转棒,第一转棒为T字形,主要负责对搅拌室的内壁进行刮除搅拌,避免原料粘结在搅拌室的内表面,后期不易清洗,第二转棒为螺旋状,主要为搅拌室内部原料进行大范围的翻动,第一转棒和第二转棒配合使用,使得原料可以被搅拌得更加充分,避免形成塑料疙瘩,影响后期成型的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鼎和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鼎和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91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