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水淡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86862.9 | 申请日: | 2018-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3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兴;张喜亮;刘涛;吕征;许松;张洪昊;李旭;陈俊旗;邢陈;聂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曹少华 |
| 地址: | 056038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闪蒸装置 水源热泵机组 海水淡化装置 太阳能集热器 本实用新型 清洁能源 自控装置 余热 太阳辐射热能 电动阀开度 淡水资源 辅助能源 海上平台 回收 电动阀 岛礁 产水 供热 船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水淡化装置,该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水源热泵机组、多级闪蒸装置、自控装置和电动阀。太阳能集热器用于收集太阳辐射热能并为多级闪蒸装置供热,水源热泵机组也为多级闪蒸装置提供热能,提供辅助能源,充分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利用和余热的回收;所述自控装置用于控制水源热泵机组工作和电动阀开度;多级闪蒸装置用于产出和收集淡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利用和余热的回收,产水质量和稳定性更高。适用于在岛礁、船舶、海上平台等淡水资源匮乏的场所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热泵和多级闪蒸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最为匮乏的13个国家之一,此外,在远离内陆的岛礁、船舶、海上平台等地,淡水亦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海水淡化是解决上述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
目前,常见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蒸馏法或膜过滤法,其中基于蒸馏法的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以蒸汽为热源的上述方法存在能耗费用较高的问题,该问题大幅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
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且用之不尽的能源,被视为代替传统能源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太阳能的不稳定性会引起基于上述方法的装置运行不稳定。此外,热泵技术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且便于调节。因此,将热泵和太阳能技术相结合,是值得探究的有效途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海水淡化装置,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3、水源热泵机组、多级闪蒸装置、自控装置、热交换管4、取水管路8、加热管路12、淡水管路7、离心泵10、海水预处理装置9和电动阀11;
所述多级闪蒸装置由闪蒸器A1、若干闪蒸器B2、闪蒸器C3、受液盘5、喷射泵6和连接管路组成,闪蒸器A1为第一级闪蒸器,闪蒸器C3为末级闪蒸器,所述若干个闪蒸器B2相互串联,闪蒸器A1 与串连的闪蒸器B2一端连接,闪蒸器C3与串连的闪蒸器B2另一端连接;其中闪蒸器C3通过取水管路8依次连接海水预处理装置9、离心泵10和电动阀11,取水管路8另一端插入海面以下,离心泵10 为海水提供能头并将海水输运至热交换管4进行预热,海水预处理装置9用于减缓管路的腐蚀与结垢,电动阀11用于调节取水管路8海水流量。
海水依次通过闪蒸器C3、闪蒸器B2和闪蒸器A1内的热交换管4 后,进入加热管路12。
所述水源热泵机组由冷凝器14,蒸发器16,膨胀阀15,压缩机 17和变频器20组成;低压气态工质经压缩机17压缩成高压气态工质送入冷凝器14,释放热量后,高压气态工质变为高压液态工质,高压液态工质经膨胀阀15降压后变为低压液态工质,并在蒸发器16 中与淡水换热变为低压气态工质,传热工质不断进行上述循环以为多级闪蒸装置提供热能。
所述加热管路12里的海水经过冷凝器14和太阳能集热器13加热后依次进入闪蒸器A1、若干闪蒸器B2、闪蒸器C3内;太阳能集热器13用于收集太阳辐射热能并为多级闪蒸装置供热;
所述喷射泵6为多级闪蒸装置提供真空环境,喷射泵6使闪蒸器 A1、所有闪蒸器B2和闪蒸器C3内的压力逐个下降,每一个闪蒸器的压力都低于闪蒸器内海水温度对应的饱和蒸汽压;海水经过加热管路 12回到多级闪蒸装置,逐级闪急蒸发,水蒸气经热交换管4冷凝为淡水后滴入受液盘5,并流入淡水管路7。
产出的淡水经淡水管路7输运至蒸发器16,为热泵机组提供低品位热能,之后淡水流出淡水管路7被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程大学,未经河北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68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