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快速拆卸式自救充气垫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86619.7 | 申请日: | 2018-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9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 发明(设计)人: | 袁立新;袁伟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立新 |
| 主分类号: | B60N2/66 | 分类号: | B60N2/6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垫 救生圈 快速拆卸式 安装带 车用 自救 汽车座椅靠背 多重功能 高度位置 粘接固定 制造成本 弹性的 可调节 粘接带 粘接扣 防撞 靠垫 气囊 上套 套在 头枕 腰托 粘接 充气 转换 赋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快速拆卸式自救充气垫,所述充气垫(1)呈环形,正好能作为救生圈套在乘坐者的身上,充气垫(1)的后部与汽车座椅靠背上套设的弹性的充气垫安装带(3)通过粘接扣或粘接带(2)快速粘接固定,且充气垫(1)能选择不同的高度位置与充气垫安装带(3)进行粘接,从而实现充气垫(1)的上下可调节安装。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赋予充气垫救生圈、头枕、防撞气囊、腰托及靠垫的多重功能,且功能之间的转换方便快速,不占用车内多余空间,制造成本低,市场前景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汽车座椅靠背上的能快速拆卸的自救充气靠垫,以提高乘坐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背景技术
汽车乘坐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一直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现有汽车座椅靠背上一般配备有头枕或腰托,有实心和充气的两种,用途主要是缓解头颈部或腰部压力,提高乘坐的舒适性,但无论是头枕还是腰托功能都比较单一。随着汽车落水事件及漫水事件的出现,汽车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能在车内配备救生圈,且不占用车内空间,当车辆正常行驶时,能赋予救生圈其它的功能,将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车用快速拆卸式自救充气垫,当车辆正常行驶时,充气垫可上下调节地粘接在汽车座椅靠背上,既可作为头枕、腰托使用,又可作为靠垫使用;当车辆落水时,乘坐者可将充气垫快速拆下,套在身上作为救生圈使用;同时充气垫还能有效防止汽车在非正常情况下给驾乘人员带来的碰撞伤害,可谓一举多得。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快速拆卸式自救充气垫,所述充气垫呈环形,正好能作为救生圈套在乘坐者的身上,充气垫的后部与汽车座椅靠背上套设的弹性的充气垫安装带通过粘接扣或粘接带快速粘接固定,且充气垫能选择不同的高度位置与充气垫安装带进行粘接,从而实现充气垫的上下可调节安装。
作为上述方案的第一种优选,所述充气垫为前方后圆的盾牌形,充气垫的前端中部开口,且开口的两端头通过粘接扣或粘接带快速粘接固定。充气垫采用带开口且开口处通过粘接扣或粘接带快速粘接固定的方式,正常使用时,充气垫的后部作为腰托或靠垫,充气垫的前端开口通过粘接扣或粘接带粘接固定,一旦意外情况发生,只需要将充气垫与充气垫安装带快速脱离,充气垫便可作为救生圈使用,功能转换快速方便。
作为上述方案的第二种优选,所述充气垫采用整体式并呈圆环形,充气垫的左中部、右中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封闭无气段,充气垫能以两个封闭无气段为对折点向后对折成半圆形。采用整体式充气垫,正常使用时,充气垫对折成半圆形后置于使用者后方,不占用座椅左右两侧及前方空间,一旦意外情况发生,只需要将充气垫与充气垫安装带快速脱离,再将充气垫套在乘坐者身上作为救生圈使用即可。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充气垫安装带是采用弹性材质制成的环形带,环形带用于水平箍套在座椅靠背上,充气垫安装带的前端中部与充气垫的后部居中位置处通过所述粘接扣或粘接带快速粘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充气垫的使用需要在汽车驾驶员和乘客座椅靠背上配备充气垫安装带,两者通过粘接扣或粘接带快速粘接固定,充气垫能选择不同的高度位置与充气垫安装带进行粘接,以满足不同乘客的使用需求,既可作为头枕、腰托使用,又可作为靠垫使用;当车辆落水时,乘坐者可将充气垫快速拆下,套在身上作为救生圈使用;同时充气垫还能有效防止汽车在非正常情况下给驾乘人员带来的碰撞伤害,可谓一举多得。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赋予充气垫救生圈、头枕、防撞气囊及靠垫的多重功能,且功能之间的转换方便快速,不占用车内多余空间,制造成本低,市场前景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形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形式(充气垫与充气垫安装带分离时)。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形式(充气垫对折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立新,未经袁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66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座椅
- 下一篇:带有涂胶轨迹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