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EGR孔板流量计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86497.1 | 申请日: | 2018-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5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冲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26/47 | 分类号: | F02M26/47 |
| 代理公司: | 南宁曙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1 | 代理人: | 赖立强 |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孔板流量 入口段 取压口 直段管 孔板流量计 出口段 孔板 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 压差传感器 测量出口 测量入口 稳定气流 扰流 避开 测量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EGR孔板流量计,包括入口段,孔板和出口段,孔板流量孔板上设置有吼口,孔板流量入口段上设置有用于测量入口压力的第一取压口,孔板流量入口段上设置有用于测量出口压力的第二取压口,还包括与孔板流量第一取压口和第二取压口连接的压差传感器,还包括与孔板流量入口段连接的前直段管、与出口段连接的后直段管,孔板流量前直段管的长度是孔板流量入口段的内径的2.5~3倍,孔板流量后直段管长度是孔板流量出口段内径的2.5~3倍,孔板流量第一取压口沿气流方向到孔板流量吼口的距离大于孔板流量入口段的内径的一半。保证流到孔板流量计内的气体稳定,无扰流,避开了吼口处的不稳定气流,提高了测量稳定性和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流量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 EGR孔板流量计。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法规的不断升级,到了国6阶段后,EGR系统需要闭环控制才能满足排放法规要求。EGR系统的废气流量测量分为两种,文丘里管式废气流量计和孔板式废气流量计。文丘里管式的废气流量计只能测量正向流动的废气流量,孔板流量计可测量正反向的废气流量,可同时监测废气是否从进气侧往废气侧流动。如中国专利CN105547381A,包括孔板,所述孔板具有与发动机的进气管连通的节流孔,所述节流孔的上下游分别开设有第一检测口和第二检测口,所述第一检测口用于检测所述节流孔的入口压力和入口处的气体温度,所述第二检测口用于检测所述节流孔的出口压力,进而根据所述入口压力、所述出口压力和所述入口处的气体温度计算进气流量。孔板上下游管路布置对于测量影响较小,且孔板的结构简单,尤其是轴向尺寸较小,对安装空间的要求较低且所需安装空间较小,能够更好地适用于发动机进气流量的测量。但该装置进行测量时由于结构尺寸设置问题,轴向尺寸较小,流到孔板流量计内的气体不稳定,存在扰流,检测口检测数据不稳定,测量精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EGR孔板流量计,解决现有EGR孔板流量计测量EGR流量时气流不稳定问题,减少排气脉冲,提高测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EGR孔板流量计,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连接的入口段,孔板,出口段,所述孔板上设置有吼口,所述入口段上设置有用于测量入口压力的第一取压口,所述出口段上设置有用于测量出口压力的第二取压口,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取压口和第二取压口连接的压差传感器,还包括与所述入口段连接的前直段管、与出口段连接的后直段管,所述前直段管的长度是所述入口段的内径的2.5~3倍,所述后直段管长度是所述出口段内径的2.5~3倍,所述第一取压口沿气流方向到所述吼口的距离大于所述入口段的内径的一半。设置长度较长的前直段管和后直段管保证流到孔板流量计内的气体稳定,无扰流;第一取压口距离吼口距离较长,避开了吼口处的不稳定气流,提高了测量稳定性和精确度。
优选的,所述吼口的内径为所述入口段的内径的0.4~0.75倍,选择较大的吼口的内径,避免扰流产生,提高气流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稳定性和精确度。
优选的,所述入口段和所述出口段内径相同,使用同种尺寸,降低生产和加工成本。
优选的,所述第二取压口沿气流方向到所述吼口的距离大于所述出口段的内径的一半,避开了吼口处的不稳定气流,提高了测量稳定性和精确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取压口和第二取压口的内径均为4~5mm。采用较大的取压口,避免发动机产生的积碳堵塞取压口,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对气流的干扰也较小。
优选的,所述压差传感器的量程为25~35kPa。选择较为接近测量压力的量程,避免了由于量程太小测量压差超量程和量程选择过时大测量精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发动机EGR孔板流量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发动机EGR孔板流量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64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边EGR冷却器支架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双等离子发生器的甲醇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