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85970.4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4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恩燕;韩爱云;王秀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恩燕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253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给药管 装药管 活塞 给药 本实用新型 直肠给药器 消化内科 进药管 开关阀 底端 连通 直肠给药装置 第一开关 顶部设置 对称设置 弧形卡环 连通设置 螺旋连接 市场推广 直肠给药 出药口 单向阀 活塞杆 密封盖 内侧壁 内腔中 侧壁 顶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肠给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包括装药管、活塞和给药管,所述活塞的顶部固定有活塞杆,且所述活塞设置于装药管的内腔中,所述装药管侧壁的上部连通有进药管,所述进药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且其顶口处螺旋连接有密封盖;所述装药管的底端连通有给药管,所述给药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关阀,且沿第二开关阀的下方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给药管的底端连通设置有给药球,所述给药球上开设有出药口;所述给药管在其与给药球相连处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弧形卡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需要进行直肠给药的患者的舒适感,实用性强,具有极佳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肠给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
背景技术
直肠是自肛缘起向上15cm的一段大肠,直肠周围多脂肪、无纵带,位于膀胱和生殖器官的背侧。直肠的动脉血供主要是来自肠系膜下动脉的直肠上动脉,来自髂内动脉的直肠中动脉和来自髂内动脉的直肠下动脉。直肠给药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粘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给药方法。目前市场上很少有相应规范的直肠给药设备,从而导致大多医生采用自制的给药器具对患者进行给药,如此操作,即不卫生、也不规范、又容易伤及直肠粘膜,而医生自制的给药器材质多为硬质的材质,在将其塞入患者肛门内时,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感,而软管材质虽然舒适性好,却不易操作,在将其塞入患者肛门内时,容易弯曲折叠,所以入社设计一种既方便操作,又能够使增加患者舒适感、不会引起患者不适的直肠给药器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如中国专利号CN201720033289.6,申请日为2017年01月12日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直肠给药装置,活塞装在装药管中部,活塞将装药管分隔成两个腔室,分别是空气腔室和装药腔室,活塞与装药腔室连通的端面上安装有中空的置入杆,活塞上设有用于药液或药膏流出的多个流道孔,其有益效果在于:该无菌直肠给药器结构设计巧妙,经济实用,卫生可靠,制造简单,成本低。但是该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要将置入杆穿过患者的直肠,置入杆为硬质材质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感,会降低患者在进行直肠给药过程中的舒适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用以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直肠给药装置所出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直肠给药器的给药管道为硬质材质、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直肠给药器的给药球在患者直肠或肛门内受挤压容易发生变形而导致出药口堵塞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包括装药管、活塞和给药管,所述活塞的顶部固定有活塞杆,且所述活塞设置于装药管的内腔中,所述装药管侧壁的上部连通有进药管,所述进药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且其顶口处螺旋连接有密封盖;所述装药管的底端连通有给药管,所述给药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关阀,且沿第二开关阀的下方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给药管的底端连通设置有给药球,所述给药球上开设有出药口;所述给药管在其与给药球相连处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弧形卡环,所述弧形卡环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给药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疏导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推动活塞在所述装药管的内腔中上下滑动,从而通过向下推动活塞杆使活塞将装药管内的药液沿给药管挤压流入至给药球内,再通过给药球侧壁上的出药口流出至患者的肠管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给药管和其外侧壁上的疏导管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所制,且疏导管与其底端的给药球不相连通,从而可以防止药液从疏导管溢出或细菌从而疏导管进入到药液内造成药液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恩燕,未经赵恩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59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鼻喉头颈外科用鼻部给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疗用皮硝外敷药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