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景校正原子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85053.6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5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卢仁杰;龚珊;张晓婕;王雅玲;吴也正;王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苏州大学;苏州市青安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光路 原子吸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 背景校正 参考光路 氮气 氩气 长条形灯 并排设置 方案应用 光源能量 含汞气体 环境空气 偏光系统 脱附系统 仪器设计 长条形 出气端 光传输 光通量 金汞齐 进气端 灵敏度 灯源 壳体 载气 磁场 连通 垂直 体内 流通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景校正原子吸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景校正原子吸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水平放置的长条形灯源,所述长条形灯源的一侧设置有垂直于灯源的长条形的主光路以及参考光路,所述主光路与参考光路并排设置,所述主光路连接有金汞齐吸脱附系统,所述主光路包括供含汞气体流通的进气端以及出气端,所述参考光路连通环境空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应用范围广且使用方便无需氩气或氮气作为载气,适用于无条件使用氩气和氮气的工作环境;光源能量值大,灵敏度高,光传输的损失小;不用磁场和偏光系统,提高了光通量,仪器设计制造几乎未增加太多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子吸收光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景校正原子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背景校正原子吸收装置存在的缺点一是需要氩气或氮气作为载气,对于无条件使用氩气或氮气的场合则无法使用,二是需要使用磁场和偏光系统,成本高光通量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范围广且使用方便的背景校正原子吸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景校正原子吸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水平放置的长条形灯源,所述长条形灯源的一侧设置有垂直于灯源的长条形的主光路以及参考光路,所述主光路与参考光路并排设置,所述主光路连接有金汞齐吸脱附系统,所述主光路包括供含汞气体流通的进气端以及出气端,所述参考光路连通环境空气。
优选的,所述主光路以及参考光路相对光源的一侧设置有光电倍增管。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两个吸收管中一路吸收管连接金汞齐吸脱附系统,称为主管路,对含汞气体进行测试,一路吸收管通环境空气,用于对照,称为参考光路。主副光路测得的信号相除即可扣除背景,装置目的是提高原子吸收池的稳定性。两个吸收管处于同一个方向,在同一个灯源取光;无需氩气或氮气作为载气,适用于无条件使用氩气和氮气的工作环境;光源能量值大,灵敏度高,光传输的损失小;不用磁场和偏光系统,提高了光通量,仪器设计制造几乎未增加太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校正原子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灯源;3、主光路;4、参考光路;5、进气端;6、出气端;7、光电倍增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背景校正原子吸收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水平放置的长条形灯源2,所述长条形灯源2的一侧设置有垂直于灯源2的长条形的主光路3以及参考光路4,所述主光路3与参考光路4并排设置,所述主光路3连接有金汞齐吸脱附系统,所述主光路3包括供含汞气体流通的进气端5以及出气端6,所述参考光路4连通环境空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景校正原子吸收装置,因为汞蒸气对波长为 253.7nm 的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汞浓度成正比,光源的作用是产生供吸收的辐射,主光路3和参考光路4这两个吸收管相当于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管,盛放汞原子蒸气,其中吸收管的体积、形状和仪器分析灵敏度有密切关系,直径越小,长度越长,灵敏度越高,本方案采用细长条形。两个吸收管中一路吸收管连接金汞齐吸脱附系统,称为主管路,对含汞气体进行测试,金汞齐吸脱附系统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一路吸收管通环境空气,用于对照,称为参考光路4。主副光路测得的信号相除即可扣除背景,装置目的是提高原子吸收池的稳定性。
本方案的优点是两个吸收管处于同一个方向,在同一个灯源2取光;无需氩气或氮气作为载气,适用于无条件使用氩气和氮气的工作环境;光源能量值大,灵敏度高,光传输的损失小;不用磁场和偏光系统,提高了光通量,仪器设计制造几乎未增加太多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苏州大学;苏州市青安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苏州大学;苏州市青安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5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