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折牵开复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84811.2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5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孔天天;杨晓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天天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地址: | 561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折 复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折牵开复位器,至少包括按照嵌套方式设置在套筒的两个端部上的连接杆以及设置在连接杆端部上的卡爪,所述套筒呈中空圆管状,其中:在充气气囊设置在套筒的中空内腔中的情况下,所述充气气囊能够按照在其两个端部分别设置关闭阀的方式与所述连接杆脱离接触;在所述关闭阀呈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连接杆能够按照受到充气气囊提供的外力的方式沿套筒的轴向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充气的方式使得充气气囊膨胀,进而驱动连接杆滑动,在卡爪固定在骨折部位的两端的情况下,能够便捷地控制牵开的力度,同时,充气过程平稳,牵开力度能够有效地控制,避免了在手动施加外力时用力突然增大导致的额外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骨折牵开复位器。
背景技术
以往骨折行内固定手术,错位牵开时,一般是靠双人拔河式将错位拉开,然后进行复位,固定夹钢板,这种方式医护人员非常费力,而且给患者增加痛苦,特别是股骨骨折,由于腿部的肌肉发达,骨折后疼痛的刺激,使肌肉强烈收缩,同时局部出现血肿、水肿、张力过高,因此使错位不易拉开,常使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较多;同时由于不能充分牵开,对位常不理想,即使对位可以,因固定效果不好,钻孔时还容易发生轻度错位,过去夹持骨折处采用上下夹爪,必须将骨头周围肌肉全部剥离,损伤较大,对位后用骨钳和固定器固定,费时费力,患者痛苦大。
公开号CN2156815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骨折牵开复位器,由框架、螺杆、固定块、夹持器部分组成;采用双夹持器,其上部分别装在框架间带左右旋螺纹的螺杆上,中部为上下带螺丝孔空腔的滚花圆套,下部为左右侧夹爪,组合成圆弧形,用上下扁形螺母调节夹爪的上下及转位位置,用机械代替人力,解决了过去骨折错位用人力拉开费时费力的困难。但是该实用新型无法住准确地对拉伸牵开力度进行控制,并且不能方便地调整夹爪的夹持角度,不便于对错位的骨骼进行复位。
实用新型内容
如本文所用的词语“模块”描述任一种硬件、软件或软硬件组合,其能够执行与“模块”相关联的功能。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骨折牵开复位器,至少包括按照嵌套方式设置在套筒的两个端部上的连接杆以及设置在连接杆端部上的卡爪,所述套筒呈中空圆管状,其中:在充气气囊设置在套筒的中空内腔中的情况下,所述充气气囊能够按照在其两个端部分别设置关闭阀的方式与所述连接杆脱离接触。在所述关闭阀呈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连接杆能够按照受到充气气囊提供的外力的方式沿套筒的轴向方向移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延伸方向平行于套筒的轴向方向的滑动凹槽,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上设置有沿连接杆的周向方向分布的若干个滑动凸起,其中:所述连接杆按照所述滑动凸起嵌套至所述滑动凹槽的方式与所述套筒滑动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套筒的靠近其端部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呈圆环状的固定凹槽,其中:在所述连接杆沿套筒的轴向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滑动凸起能够按照与所述滑动凹槽脱离接触的方式抵靠所述固定凹槽,其中,所述连接杆能够按照沿固定凹槽的周向方向旋转的方式改变所述卡爪彼此之间的夹角。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至少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其中:第一支杆上设置有所述卡爪,所述第二支杆连接至所述套筒;所述第一支杆经压缩弹簧与所述第二支杆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动凸起的形状由半球形限定,所述滑动凹槽的横截面的形状由半圆形限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套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充气通道,其中:所述充气气囊经所述充气通道与充气装置连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套筒上还设置有贯穿其外壁的安装槽,所述关闭阀是形状由圆盘状限定的密封板,其中,所述充气气囊按照所述关闭阀插入所述安装槽的方式与所述连接杆脱离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天天,未经孔天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48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