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标本取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84743.X | 申请日: | 2018-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6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孟繁龙;张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县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0/04 | 分类号: | A61B10/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剪刀杆 取物槽 本实用新型 弹性连接杆 腹腔镜 取物装置 定位杆 剪刀架 标本 对称设置 开口相对 转轴连接 组织破碎 定位槽 外固定 握持圈 斜向 匹配 康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镜标本取物装置,包括剪刀架,剪刀架包括第一剪刀杆和第二剪刀杆,第一剪刀杆和第二剪刀杆的中部通过一根转轴连接,第一剪刀杆和第二剪刀杆的前端均通过弹性连接杆固定连接有一个取物槽,两个取物槽对称设置,且两个取物槽的开口相对开设,第一剪刀杆和第二剪刀杆的前端外侧斜向外固定有一根定位杆,取物槽的后端在与弹性连接杆连接处的外侧开设有一个与定位杆相匹配的定位槽,第一剪刀杆和第二剪刀杆的后端外侧均固定有一个握持圈。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防止组织破碎,保证标本的完整性,而且能够大大缩短手术总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镜标本取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外科手术时,经常需要取用标本来进行化验,在标本的取用时,通常采用血管钳从腹腔镜穿刺孔取出,然而,这样的取用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用血管钳钳夹组织过程中极易造成组织的破碎,失去了标本的完整性,为手术后病理诊断带来困扰;2、因组织破碎后造成取物时间延长,无形中延长手术总时间,增加患者术中所用麻药剂量,患者术后康复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腹腔镜标本取物装置,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腹腔镜标本取物装置,包括剪刀架,所述的剪刀架包括第一剪刀杆和第二剪刀杆,所述第一剪刀杆和第二剪刀杆的中部通过一根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剪刀杆和第二剪刀杆的前端均通过弹性连接杆固定连接有一个取物槽,两个所述的取物槽对称设置,且两个取物槽的开口相对开设,所述第一剪刀杆和第二剪刀杆的前端外侧斜向外固定有一根定位杆,所述取物槽的后端在与弹性连接杆连接处的外侧开设有一个与定位杆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第一剪刀杆和第二剪刀杆的后端外侧均固定有一个握持圈。
作为优选,所述的取物槽为半圆台型,所述取物槽较大的一端与弹性连接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前小后大的取物槽,方便取物槽穿过腹腔镜穿刺孔取用标本。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剪刀杆与固定连接在第一剪刀杆上取物槽开口的面的夹角为165-175°,所述第二剪刀杆与固定连接在第二剪刀杆上取物槽开口的面的夹角为165-175°,所述第一剪刀杆和第二剪刀杆的前端在夹紧过程中,两个所述取物槽的前端先触碰到一起,随着所述第一剪刀杆和第二剪刀杆的前端持续夹紧,所述的弹性连接杆产生形变,直至两个所述取物槽的后端相接触,此时,定位杆的外端部顶入定位槽内。
通过弹性连接杆的设置,使得第一剪刀杆和第二剪刀杆的前端在夹紧过程中,两个取物槽的前端先触碰到一起,随着所述第一剪刀杆和第二剪刀杆的前端持续夹紧,弹性连接杆产生形变,直至两个所述取物槽的后端相接触,这样有利于标本的取用,同时,通过定位杆与定位槽,实现了标本取用后对取物槽与剪刀架的定位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剪刀架的前端设置取物槽,在剪刀架的前端穿过腹腔镜穿刺孔进行取物时,直接将标本置于取物槽中,当两个取物槽的开口相抵,实现对取物槽内标本的封闭,然后再穿过腹腔镜穿刺孔将标本取出,这样不仅能够防止组织破碎,保证标本的完整性,而且能够大大缩短手术总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县人民医院,未经长兴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47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