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造各类型带孔管桩的组合钢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83909.6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3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邹永强;雷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21/82 | 分类号: | B28B21/82;B28B21/56 |
代理公司: | 36111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钢 带孔管桩 钢模 本实用新型 圆柱形筒体 搭扣组件 钢模内壁 规则组合 模内表面 圆形筒体 制造成本 轴向两侧 组合钢模 对穿孔 模沿 跑轮 凸条 星状 咬合 轴向 制造 生产 统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各类型带孔管桩的组合钢模,它包括半圆钢模、第一四分之一圆钢模、第二四分之一圆钢模、钢模内壁柱圆形筒体、跑轮、搭扣组件,所述半圆钢模、第一四分之一圆钢模、第二四分之一圆钢模沿轴向两侧边缘分别设有能对应咬合的凹槽与凸条,所述半圆钢模、第一四分之一圆钢模、第二四分之一圆钢模内表面轴向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圆柱形筒体。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结构简单,仅需按一定规则组合钢模即可构成单向、双向对穿孔和星状孔三种带孔管桩钢模,实现了制造各类带孔管桩钢模可以统一生产与使用,大大降低了带孔管桩钢模的制造成本,提高了各类带孔管桩生产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桩钢模,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各类型带孔管桩的组合钢模。
背景技术
目前PTC型管桩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地基处理问题中,但沉桩挤土效应一直是该方面尚未解决的问题,沉桩产生挤土效应和超孔隙水压力,极易造成邻桩偏移,甚至断桩。相关工程实践和理论资料表明,通过合理的桩体设计和施工工艺可以有效减轻沉桩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一系列工程危害,但同时会延长工期增加成本。因此如果能时土中孔隙水及时排除,降低超孔隙水压力的最大值,势必可以改善对邻桩的影响。因此带孔管桩技术应运而生,有孔管桩通过在桩身合理的开孔,小孔将沉桩过程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及时的消散,能有效减轻沉桩挤土效应造成的危害。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1619190U的一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带孔管桩的钢模,包括半钢模、凸起、跑轮,钢模由上下对称的两块半圆形的半钢模配合连接形成,通过离心机带动跑轮旋转使钢模产生离心力,由于钢模内壁有圆柱形筒体,从而形成带孔管桩。
但目前要生产单向对穿孔带孔管桩只能通过上述授权专利实现,而要生产其他开孔方式的带孔管桩只能通过在常规管桩上钻孔得到,这样就限制了带孔管桩的量产效率,而且在常规管桩上钻孔对于成孔质量及桩体的破坏程度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各类型带孔管桩的组合钢模,该组合钢模用于制造各类型带孔管桩,包括单向对穿孔、双向对穿孔、星状孔带孔管桩,将所述半圆钢模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圆钢模、第二四分之一圆钢模部件按一定规则组合后置于管桩离心机上快速离心,从而制造出各类型带孔管桩。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造各类型带孔管桩的组合钢模,包括半圆钢模、第一四分之一圆钢模、第二四分之一圆钢模、钢模内壁圆柱形筒体、跑轮、搭扣组件,所述半圆钢模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圆钢模、第二四分之一圆钢模部件沿轴向两侧边缘分别设有凹槽与凸条,所述各钢模部件沿轴向边缘凹槽与凸条均能对应咬合。
所述半圆钢模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圆钢模、第二四分之一圆钢模部件内壁均沿轴向设置有若干个圆柱形筒体,便于管桩离心成孔。
所述半圆钢模内壁的圆柱形筒体沿中轴线设置,所述第一四分之一圆钢模内壁设置的圆柱形筒体与设置凹槽对应边缘夹角60°,所述第二四分之一圆钢模内壁设置的圆柱形筒体与设置凹槽对应边缘夹角30°。
所述半圆钢模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圆钢模、第二四分之一圆钢模部件边缘设置搭扣组件,所述搭扣组件包括搭扣和搭扣卡位,搭扣对应设置于开设凹槽处边缘,搭扣卡位对应设置于开设边缘凸条处边缘。搭扣组件用于各钢模部件的连接,能有效提高安装与成桩完成后的拆卸效率。
所述半圆钢模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圆钢模、第二四分之一圆钢模部件通过搭扣连接组成的每段完整钢模之间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
所述半圆钢模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圆钢模、第二四分之一圆钢模部件内表面均均有防粘涂层,便于管桩成型后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39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管桩模自动张拉的三维移动平台
- 下一篇:一种碳化硅陶瓷管用折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