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置土工织物的PTC型星状对穿孔管桩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83903.9 | 申请日: | 2018-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3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 发明(设计)人: | 邹永强;雷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E02D5/48;E02D3/1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土工织物 对穿孔 土体 星状 圆柱形管桩壁 天然地基 管桩 排水 复合地基承载力 孔洞 本实用新型 桩侧摩阻力 地基土体 技术效果 管桩壁 抗剪 阻隔 保证 | ||
一种设置土工织物的PTC型星状对穿孔管桩,它包括圆柱形管桩壁、星状对穿孔、土工织物,其特征是在圆柱形管桩壁若干个对穿孔中设置了能够排水挡土的土工织物。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在管桩壁孔洞中设置土工织物可以在排水的过程中起到阻隔桩周天然地基土体流入的作用,在降低地基土体含水量提高土体抗剪强度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天然地基土体的整体性,充分发挥桩侧摩阻力,保证了复合地基承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TC型星状对穿孔管桩,尤其涉及一种在对穿孔中设置了土工织物的PTC型星状对穿孔管桩。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管桩施工时,特别是锤击沉桩方式,产生挤土效应和超孔隙水压力,极易造成邻桩偏移,甚至断桩。将PTC型管桩用于深厚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中,主要目的是控制地基沉降变形,提高地基承载力,管桩自身承载力不是主要问题。地基沉降变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外荷载作用下土体中孔隙水的排出。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跑道等深厚软土地基来说,控制其地基沉降变形,更多是要控制其工后沉降量在标准范围内。若是要在路堤、堤坝、场道等施工期尽可能产生更多的沉降量,应将土中孔隙水尽可能排出,降低土的含水量,则其工后沉降量将得以减小,达到控制沉降变形和工后沉降量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设置土工织物的PTC型星状对穿孔管桩,对该有孔管桩孔洞处设置了土工织物,形成排水不排土通道,充分利用管桩空腔的蓄水作用,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天然地基土体的整体性,充分发挥桩侧摩阻力,保证了复合地基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圆柱形管桩壁、星状对穿孔、土工织物,圆柱形管桩壁上设置若干个对穿孔,所述对穿孔内设置了能够排水挡土的土工织物,所述土工织物设于对穿孔中心横截面,且四边嵌于圆柱形管桩壁内。
所述土工织物为正方形,且土工织物的边长大于对穿孔内径2cm。
所述对穿孔在圆柱形管桩壁上均匀排列,同一列对穿孔之间间隔1米,同一截面上的对穿孔两两夹角为12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在管桩静压沉桩施工间歇期,由于管桩挤土效应加上桩身开孔形成排水通道,天然和地基土体会和水一起从管壁孔洞中流入管桩,势必会破坏天然地基土体的整体性,使得桩侧土体大量流失从而影响桩侧摩阻力的发挥,在管桩壁孔洞中设置土工织物可以在排水的过程中起到阻隔桩周天然地基土体流入的作用,在降低地基土体含水量提高土体抗剪强度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天然地基土体的整体性,充分发挥桩侧摩阻力,保证了复合地基承载力。设置土工织物的PTC型星状对穿孔管桩施工时可有效降低邻桩挤土效应,清洁环境,设置土工织物的PTC型星状对穿孔管桩还具有节能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OB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穿孔处设置土工织物详图。
在图中,1、圆柱形管桩壁2、对穿孔3、土工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39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钢板组合桩围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快速安装拆卸的抗震建筑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