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母线支撑绝缘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81027.6 | 申请日: | 2018-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5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 发明(设计)人: | 程建伟;黄克捷;王帅兵;赵林杰;张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7/42 | 分类号: | H01B17/42;H01B17/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 地址: | 5106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树脂 母线支撑 绝缘子 均压电极 电极保护层 绝缘子本体 增爬伞裙 母线 本实用新型 沿面闪络 包覆 卷绕 壳体 两层 面干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母线支撑绝缘子,适用于GIS或者GIL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GIS或者GIL设备的壳体、所述GIS或者GIL设备的母线和母线支撑绝缘子本体;所述母线支撑绝缘子本体包括环氧树脂浸纸、均压电极、电极保护层及增爬伞裙;所述母线支撑绝缘子本体设有若干层所述环氧树脂浸纸;任意两层环氧树脂浸纸间设有所述均压电极;所述环氧树脂浸纸与所述均压电极卷绕在所述GIS或者GIL设备的母线上;所述环氧树脂浸纸与所述均压电极被所述电极保护层包覆;所述电极保护层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层环形的所述增爬伞裙,能有效增加绝缘子的沿面干弧距离,避免绝缘子的沿面闪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母线支撑绝缘子。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GIS/GIL母线支撑绝缘子为环氧树脂浇注的盆式绝缘子和支柱绝缘子(三柱或单柱),其中盆式绝缘子的应用相对更为广泛。采用盆式绝缘子支撑方式其母线支撑坚固可靠、电场分布较均匀、但成本相对支柱绝缘子较高,但可以按照气室分隔的需要设计成隔离盆式绝缘子(隔盆,盆子表面不开孔,盆子两侧气室不连通)或连通盆式绝缘子(通盆,盆子表面开孔,盆子两侧气室连通),并可根据需要设计成三相共箱盆式绝缘子或单相盆式绝缘子。支柱绝缘子支撑方式具有母线支撑可靠和成本相对低的特点,但支柱绝缘子不能用来隔离气室、且对支柱高度及外形的设计要求高,容易出现局部电场集中,需要开展绝缘结构优化。现在,GIS/GIL母线绝缘支撑件均使用环氧浇注的盆式绝缘子和支柱绝缘子,在高电压下盆式绝缘子表面存在较大的电场切向分量、法向分量和电场吸附效应,其表面容易吸附杂质导致污染而引发沿面闪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母线支撑绝缘子,能够应用到GIS或者GIL设备中,能有效增加绝缘子的沿面干弧距离,避免绝缘子的沿面闪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母线支撑绝缘子,适用于GIS或者GIL设备,包括所述GIS或者GIL设备的壳体、所述GIS或者GIL设备的母线和母线支撑绝缘子本体;所述母线支撑绝缘子本体包括环氧树脂浸纸、均压电极、电极保护层及增爬伞裙;所述母线支撑绝缘子本体设有若干层所述环氧树脂浸纸;任意两层环氧树脂浸纸间设有所述均压电极;所述环氧树脂浸纸与所述均压电极卷绕在所述GIS或者GIL设备的母线上;所述环氧树脂浸纸与所述均压电极被所述电极保护层包覆;所述电极保护层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层环形的所述增爬伞裙。
进一步的,所述母线支撑绝缘子本体与所述GIS或者GIL设备的壳体相接触;所述GIS或者GIL设备的母线贯穿所述母线支撑绝缘子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母线支撑绝缘子本体为纺锤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母线支撑绝缘子,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通过提供一种母线支撑绝缘子,适用于GIS或者GIL设备,包括所述GIS或者GIL设备的壳体、所述GIS或者GIL设备的母线和母线支撑绝缘子本体;所述母线支撑绝缘子本体包括环氧树脂浸纸、均压电极、电极保护层及增爬伞裙;所述母线支撑绝缘子本体设有若干层所述环氧树脂浸纸;任意两层环氧树脂浸纸间设有所述均压电极;所述环氧树脂浸纸与所述均压电极卷绕在所述GIS或者GIL设备的母线上;所述环氧树脂浸纸与所述均压电极被所述电极保护层包覆;所述电极保护层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层环形的所述增爬伞裙,以使母线绝缘子本体的电极保护层外侧面设置为增爬伞裙的形状来增加干弧距离,增加了所有伞裙外轮廓线长度之和的干弧距离,从而能有效增加绝缘子的沿面干弧距离,以避免了绝缘子的沿面闪络,进而降低故障率,有效提高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母线支撑绝缘子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母线支撑绝缘子的干弧距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10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