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煤电厂烟气除湿减排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80737.7 | 申请日: | 2018-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8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王东歌;何义斌;郑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78;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2 | 代理人: | 毛碧娟 |
| 地址: | 2240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水管 除湿 环形滑轨 布水管 燃煤电厂烟气 本实用新型 减排系统 减排装置 壳体内部 清洗机构 烟尘 污染物 高效电除尘器 湿法脱硫装置 管式换热器 圆柱形壳体 达标排放 固定设置 滑动连接 环保效益 壳体顶部 内壁两侧 依次连接 软管 除雾器 进水口 顶壁 滑块 壳体 连通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煤电厂烟气除湿减排系统,包括沿管路依次连接的高效电除尘器、湿法脱硫装置和除湿减排装置,除湿减排装置包括圆柱形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管式换热器、清洗机构和第一除雾器,清洗机构包括喷水管和布水管,壳体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环形滑轨,喷水管的两端均通过环形滑轨滑块滑动连接于环形滑轨中,以带动喷水管的移动,布水管固定设置于壳体内部的顶壁上,且与壳体顶部的进水口相连通,布水管通过软管与喷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除烟尘、SO2等多种污染物,提高烟尘等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起到很好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煤电厂烟气除湿减排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有序推进,燃煤电厂在实现超低排放(NOx<50mg/Nm3、SO2<35mg/Nm3、烟尘<10mg/Nm3)的同时,部分地区提出了治理“大白烟”的要求,原因在于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大都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脱硫出口湿烟气中仍含有大量的雾状水汽,以气态形式经烟囱排出,经前期石膏雨治理之后,这些含酸水蒸气虽不会以液滴(石膏)雨形式在附近跌落,但带有较高酸度的水汽(凝结水pH一般达到2~3),里面也含有可凝结颗粒物,仍然对大气产生一定的污染,而白色烟羽的视觉效果也会引起公众的误解。
一般解决烟羽产生的方法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加热,即设置烟气再热器(GGH),但其只能解决视觉现象,不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实践证明GGH能耗大且容易堵塞,已大量拆除;二是通过冷凝减少烟气中的水量,此种方法则两者都能解决。
烟气冷凝在回收水分的同时伴随着排放污染物的控制,对烟气中污染物如SO3、可溶性盐类、Hg的去除是下一步电厂环保规范的重点,所以如果能够合理配置系统,在解决“大白烟”现象的同时,还可以协同完成水分的回收及节能减排任务,能够为电厂带来可观的综合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排放、降低水耗等环保、经济效益的燃煤电厂烟气除湿减排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燃煤电厂烟气除湿减排系统,包括沿管路依次连接的高效电除尘器、湿法脱硫装置和除湿减排装置,除湿减排装置包括圆柱形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管式换热器、清洗机构和第一除雾器,清洗机构包括喷水管和布水管,壳体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环形滑轨,喷水管的两端均通过环形滑轨滑块滑动连接于环形滑轨中,以带动喷水管的移动,布水管固定设置于壳体内部的顶壁上,且与壳体顶部的进水口相连通,布水管通过软管与喷水管连通,除湿减排装置底部的冷凝水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收集水箱的进口,收集水箱的出口通过管路连通湿法脱硫装置。
优选地,前述喷水管靠近管式换热器的一侧上设置有若干个等间隔分布的喷水孔,可保证清洗水在整个换热管束内均匀一致。
再优选地,前述喷水管的长度与管式换热器中换热管的长度相同,可以更有效的的清洗。
更优选地,前述除湿减排装置内部均设置有玻璃鳞片防腐层。
进一步优选地,前述湿法脱硫装置内部设置有第二除雾器。
具体地,前述除湿减排装置和收集水箱的连接管路上以及收集水箱和湿法脱硫装置的连接管路上均设置有水泵,除湿减排装置中的冷凝水均经水泵送至收集水箱中,作为湿法脱硫装置的冲洗水使用,从而实现水的回收利用。
优选地,前述除湿减排装置采用垂直布置方式,管式换热器的外框架为碳钢,管式换热器中换热管的材质采用高导热性耐腐蚀换热管,支撑材料采用2205双相不锈钢。
再优选地,前述壳体顶部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清水箱,底部的污水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污水收集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07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涌固化淤泥制砖过程中恶臭及烟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两箱室除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