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基底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78405.5 | 申请日: | 2018-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9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伟;马伟斌;杜晓燕;张斌;王子洪;余东洋;付兵先;马超锋;邹文浩;李尧;安哲立;郭小雄;赵鹏;常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E21F16/02;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刘华联;张文娟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隧道 仰拱预制块 填充层 基底 底部连接 镜像布置 连续设置 拱墙 门型 适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基底,所述隧道基底包括:设置在隧道底部的仰拱预制块;安装在所述仰拱预制块上部的预制填充层,所述预制填充层包括两个分别与隧道两侧拱墙的底部连接且呈镜像布置的F型预制块,及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F型预制块之间的门型预制块;其中,所述预制填充层与所述仰拱预制块适配安装,且所述仰拱预制块和所述预制填充层沿隧道底部纵向连续设置形成隧道基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到一种隧道基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铁路隧道建设工程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投入运营的隧道工程也越来越多。
目前,铁路隧道基底通常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在运营期,隧道基底常见的病害有分层、开裂、底鼓、下陷、翻浆冒泥、衬砌裂损等病害。这些都严重了影响隧道的安全和正常运营,降低了衬砌结构对围岩的承载能力。同时,铺底和仰拱破损,导致路面变形,从而严重危及行车安全。
隧道病害危害极大,一旦发现病害需要立刻进行治理。隧道病害治理过程中,现有的隧道基底换填和拆换仰拱的施工周期长,施工效率低。此外,对隧道围岩的干扰严重,不仅严重影响了处理后的隧道基底的承载能力,而且施工安全性较差,隧道基底的施工及养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至少一些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隧道基底。该隧道基底采用预制件装配连接而成,预制件设有特定的结构,其安装连接方便,施工方便,且施工效率高。隧道基底的支撑结构能够保证该隧道基底具有良好支撑性能,能够有效减少隧道病害,且隧道基底的维护保养方便。该隧道基底还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和密封防水性能。此外,在建造过程,该隧道基底显著减少了施工污染、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并且有效节约资源,降低了施工和养护成本。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基底,所述隧道基底包括:设置在隧道底部的仰拱预制块;连接在所述仰拱预制块上部的预制填充层,所述预制填充层包括两个分别与隧道两侧拱墙的底部连接且呈镜像布置的F型预制块,及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F型预制块之间的门型预制块;其中,所述预制填充层与所述仰拱预制块适配安装,且所述仰拱预制块和所述预制填充层沿隧道底部纵向连续设置形成隧道基底。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仰拱预制块的上端设有若干纵向延伸的安装槽,以及两侧设有竖向延伸的连接侧板,所述连接侧板的端部设有纵向间隔开分布的凸起。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F型预制块包括本体部分,以及与所述本体部分垂直连接且彼此间隔开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本体部分设有纵向延伸的且能与所述凸起适配安装的凹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门型预制块包括本体板和垂直连接在所述本体板两端的连接侧板,所述F型预制块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所述连接侧板适配安装到所述安装槽内,从而将所述预制填充层安装到所述仰拱预制块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仰拱预制块的纵向端面上设有横向延伸的榫槽,纵向相邻的所述仰拱预制块通过所述榫槽形成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仰拱预制块上端的中部设有沿隧道纵向延伸的第一排水沟,在隧道的一个侧壁底部且处于所述F型预制块上设有沿隧道纵向延伸的第二排水沟。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仰拱预制块的中部设有若干竖向延伸的排水管,在所述仰拱预制块的下部且处于所述第一排水沟的正下方设有纵向透水管,所述第一排水沟通过所述排水管与所述纵向透水管连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仰拱预制块的内部设有遇水膨胀的止水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预制填充层与所述仰拱预制块的连接处均设有抗振垫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纵向连续连接的所述门型预制块上设有检查井,所述检查井沿隧道纵向均匀间隔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84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铁线路隧道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
- 下一篇:钢管片上的冻结孔封孔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