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车重锤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78031.7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8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冯利杰;刘建海;张政元;张宏宇;张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5/00 | 分类号: | B66C15/00;B66C1/3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056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锤 天车 托板 重锤限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 限位开关 吊钩组 吊钩钢丝绳 通槽 控制限位开关 穿过 重锤钢丝绳 起重设备 生命安全 稳定安全 下端面 支撑柱 起升 甩出 通断 通孔 钢板 保证 配合 威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车重锤限位装置,属于天车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天车上的限位开关、通过重锤钢丝绳与限位开关连接的重锤和设置在重锤下方并与吊钩组固定连接一同运动的重锤托板;所述重锤上设有吊钩钢丝绳穿过的通孔;所述重锤托板为设有通槽的钢板,吊钩钢丝绳穿过重锤托板上的通槽,重锤托板的下端面通过支撑柱固定在吊钩组上。本实用新型利用重锤及配合的重锤托板来控制限位开关的通断,切换限位开关的工作状态,能够保证天车的吊钩组能够稳定安全的工作,保证天车工作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避免重锤限位装置的作用失效,防止天车吊具在起升过程中将重锤甩出而威胁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安全可靠、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车重锤限位装置,属于天车起重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天车是钢铁企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是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重要工具,为了保证天车的安全运行,天车上都配置有上升限位装置,即当吊具起升到极限位置时,可自动切断电源,防止吊钩或者吊具过卷扬,而导致钢丝绳拉断吊具坠落的事故发生。
目前,为了起到双保险的作用,天车的上升限位装置一般有两个限位开关,一个为螺旋式,一个为重锤式。由于现场所用的主起升的吊钩组不同,有的是全包吊钩组,有的不是全包吊钩组,在实际适用过程中,经常因为旋转限位装置失灵后,重锤限位装置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进而造成安全事故。天车工在操作的过程中经常性的把重锤甩到吊钩组外面,有时还会把重锤直接绞到吊钩组里面,导致吊钩组损坏,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合大部分天车并可以有效限位的天车重锤限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天车重锤限位装置,包括天车上的限位开关、通过重锤钢丝绳与限位开关连接的重锤和设置在重锤下方并与吊钩组固定连接一同运动的重锤托板;所述重锤上设有吊钩钢丝绳穿过的通孔;所述重锤托板为设有通槽的钢板,吊钩钢丝绳穿过重锤托板上的通槽,重锤托板的下端面通过支撑柱固定在吊钩组上;所述重锤托板上的通槽为U形通槽,U形通槽的开口端朝向吊钩组并焊接固定在吊钩组上;所述重锤上的通孔的直径大于吊钩钢丝绳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重锤托板的下端面通过两个支撑柱固定在吊钩组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柱的下端焊接固定在吊钩组上,支撑柱的上端分别固定在重锤托板下端面通槽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重锤托板下端面U形槽的边缘处固定加强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有:
本实用新型的天车重锤限位装置可有效避免重锤限位装置的作用失效,防止天车吊具在起升过程中将重锤甩出而威胁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该天车重锤限位装置还可防止吊具在起升过程重锤直接被绞进到吊钩组里面而导致吊钩组严重损坏,避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合大部分天车并可以有效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重锤上设置可供吊钩钢丝绳穿过的通孔,吊钩钢丝绳被限制在重锤的通孔内,可以有效防止重锤钢丝绳与吊钩钢丝绳在天车运行过程中发生缠绕而导致重锤失去限位作用,避免发生吊钩钢丝绳或重锤钢丝绳因相互缠绕受力而断开,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重锤上的通孔的直径大于吊钩钢丝绳的直径,减少通孔内表面与吊钩钢丝生的摩擦,降低吊钩钢丝绳的更换频率。
本实用新型的重锤托板可以在吊钩组上升过程中使重锤完全落在重锤托板上,使重锤钢丝绳触发限位开关,进而使吊钩组停止继续上升,同时,重锤托板直接固定在吊钩组上,且吊钩钢丝绳从重锤托板的通槽穿过,加强限位装置的有效性,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80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