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防护等级的直流无刷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77660.8 | 申请日: | 2018-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1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杜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恩科电机(太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10 | 分类号: | H02K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刘小峰 |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后端盖 密封圈 外壳体组件 安装槽 前端盖 转子轴 直流无刷电机 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 高防护 密封槽 盖子 导出 安装外壳 接头安装 密封性能 使用寿命 凸起侧壁 轴承安装 凸起 电机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防护等级的直流无刷电机,包括外壳体组件、转子轴、后端盖、前端盖和连接线导出接头,转子轴安装在外壳体组件内,前端盖和后端盖安装在外壳体组件的两端,转子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前端盖和后端盖上,连接线导出接头安装在外壳体组件上,后端盖包括本体和盖子,盖子安装在本体上,前端盖和后端盖安装外壳体组件一侧设置有凸起,并且在凸起侧壁开设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安装密封圈。本实用新型通过开设密封槽,并且与密封圈巧妙配合,大大提高了电机的密封性能,并且通过密封槽,减少了密封圈的压力,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防护等级的直流无刷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生产,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家用电器、工业机器人等设备都越来越趋于高效率化、小型化和高智能化,作为执行元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机必须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直流无刷电机具有电机这些特性,也因此而迅速增长。目前市场大部分直流无刷电机IP防护等级较低,而IP防护等级又是保证电机寿命运行稳定不受外界沙尘和雨水侵蚀的重要保障条件,起着防水防尘的作用。但是,在一些比较恶劣的应用环境下,IP防护等级较低的电机无法完全保证防尘防水,进而会导致电机出现短路无法工作等问题。
现有的防水防尘方式,均采用在连接处采用密封材料密封,其长期暴露在外面,增加容易老化,大大降低了密封性能,而且需要长期更换密封材料,耗费很多的人力。而且为了提高密封性能,通常在连接处包裹的非常严实,当电机内部压力过大时,冲破密封层,会造成密封层的破损,而影响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高防护等级的直流无刷电机,包括外壳体组件、转子轴、后端盖、前端盖和连接线导出接头,所述转子轴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组件内,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组件的两端,所述转子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上,所述连接线导出接头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组件上,所述后端盖包括本体和盖子,所述盖子安装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安装所述外壳体组件一侧设置有凸起,并且在所述凸起侧壁开设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安装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线导出接头与所述外壳体组件的安装孔过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线导出接头与所述外壳体组件的贴合面向下开设第三安装槽,并且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内设置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安装有所述盖子一侧设置台阶结构,并且在台阶的侧面和上面分别开设第四安装槽和第五安装槽,并且在所述第五安装槽内安装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为丁腈橡胶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开设密封槽,并且与密封圈巧妙配合,大大提高了电机的密封性能,并且通过密封槽,减少了密封圈的压力,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密封圈存在韧性,当电机内部气压过大从密封圈与安装槽之间的缝隙排气后,仍能保持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防护等级的直流无刷电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X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外壳体组件,2、转子轴,3、后端盖,4、前端盖,5、连接线导出接头,6、密封圈,31、第一安装槽,41、第二安装槽,42、盖子,43、本体,44、第四安装槽,45、第五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恩科电机(太仓)有限公司,未经德恩科电机(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76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