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灭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77447.7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1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众一阿美科福斯特惠勒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国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4 | 代理人: | 潘建玲 |
地址: | 2005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装置 液氮 二氧化碳储罐 气化模块 液氮储罐 防灭火 控制模块 气化装置 氮气 本实用新型 电加热装置 计量装置 节省空间 连接控制 输送总管 顺次连接 稳流装置 二氧化碳 稳压 灭火 防火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灭火装置,包括液氮储罐、液氮增压装置、二氧化碳储罐、气化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所述液氮储罐、液氮增压装置、二氧化碳储罐以及气化模块;气化模块包括顺次连接的气化装置、电加热装置、稳压稳流装置、计量装置以及输送总管;液氮储罐连接液氮增压装置,液氮增压装置以及二氧化碳储罐分别连接气化装置。该防灭火装置既能利用氮气防火又能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并且安全、节省空间和资源、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煤矿安全领域,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防灭火操作:(1)采用地面制氮系统,并利用管道系统将制得的氮气送至井下防灭火区,该技术方案虽然制氮能力大,但是地面制氮设备占地大、投资高、能耗高、需要有专门的操作和维护团队、运行维护量大;(2)灌浆、凝胶、泡沫等防灭火技术手段,但是,矿井火源位置隐蔽,判别火区难度大,泥浆或者胶体的覆盖范围小,扩散范围有限,不易到达火源位置,且容易造成火区环境污染;(3)井下直接注液氮防灭火,但是,由于液氮的温度能达到-196℃,直接注氮会使整个管路温度很低,管线采用不锈钢材料,投资高;(4)目前的防灭火装置一般都是分别设置的,例如,单独采用氮气来进行防火工作,单独采用二氧化碳来进行灭火工作,防灭火工作不能及时的进行切换。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当中急需一种安全、节省空间和资源、效率高、既能利用氮气防火又能利用二氧化碳灭火的防灭火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防灭火装置。该防灭火装置既能利用氮气防火又能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并且安全、节省空间和资源、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灭火装置,包括液氮储罐、液氮增压装置、二氧化碳储罐、气化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所述液氮储罐、液氮增压装置、二氧化碳储罐以及气化模块;气化模块包括顺次连接的气化装置、电加热装置、稳压稳流装置、计量装置以及输送总管;液氮储罐连接液氮增压装置,液氮增压装置以及二氧化碳储罐分别连接气化装置。
进一步地,液氮增压装置和二氧化碳储罐分别通过旁路管道连接稳压稳流装置。
进一步地,稳压稳流装置设置有氮气入口和二氧化碳入口。
进一步地,氮气入口和二氧化碳入口均设置有带指挥器的自力式调节阀。
进一步地,液氮储罐设置有出液口,液氮增压装置通过输送管连接出液口。
进一步地,液氮储罐设置有回气口,液氮增压装置通过回流管连接回气口。
进一步地,回气口上设置有回气阀。
进一步地,,液氮储罐设置有气体排放口,气体排放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对空放散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气体排放口上设置有气体排放阀。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为PLC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防灭火装置设置有气化模块,通过气化模块实现液氮和二氧化碳的气化均可在地面空旷区域进行,不会存在操作人员因近距离观测导致的冻伤或窒息危害,安全性高。
(2)本实用新型的防灭火装置可实现不间断连续注氮或者注二氧化碳,由于气化等操作都是在井上进行的,井下只需敷设管线即可,而管线在井下的敷设简单、投资小,而直接将液氮或者二氧化碳在井下注入,就无法实现连续工作。如采用井上注液氮、二氧化碳,则管道为液相管路,井下管路存在冻伤风险,且管道需要采用耐低温的不锈钢,投资很高,并且在防灭火操作区将产生大量的水雾,同时液氮气化所需的大量热源无法及时补充,影响气化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众一阿美科福斯特惠勒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众一阿美科福斯特惠勒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74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井高效集喷除尘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井下喷雾降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