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神患者束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76056.3 | 申请日: | 2018-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1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峰;熊杰;严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峰 |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神 患者 束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神患者束缚装置,至少包括背椅(1)和至少一种设置于所述背椅(1)上的具有束缚功能的约束装置,所述约束装置至少包括用于避免患者输液时手部活动的手部约束装置(4),所述手部约束装置(4)设置于手扶架(12)上,所述手部约束装置(4)至少包括约束套(41)、设置于所述约束套(41)内壁的活动块(42)和设置于所述约束套外壁的用于锁紧所述活动块(42)的锁紧螺丝(43),在所述约束套(41)内放置有患者手部的情况下,所述锁紧螺丝(43)按照向所述约束套(41)内部旋进的方式实现带动所述活动块(42)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神患者束缚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学中,精神疾病患者的行为较为不受掌控,因此在外出实现精神患者救援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束缚,目前传统的束缚方式为通过束缚衣对精神患者进行束缚,但是传统的束缚衣穿戴较为麻烦,需要多个工作人员的配合才能将其穿戴在精神患者身上,并且束缚衣在穿戴完成后会形成较为紧固的束缚,容易造成患者的血液循环不顺畅,同时也会造成患者产生抵抗心理。
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206809379U)公开了一种精神患者束缚装置, 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开口,在所述开口处缝合有拉链,所述本体包括颈部外圈、中部外圈和腿部外圈,所述颈部外圈与所述腿部外圈之间配合有第一加强带,所述中部外圈的外部的前侧位置处缝合固定有四个以上的环部,位于最左侧的所述环部处连接有束缚带。该专利可实现对精神患者的身体限位,同时给患者一定的活动空间,从而避免造成患者产生抵抗心理。但是该专利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精神患者发病时通常无法自行移动,该专利仅可对患者进行身体限位而无法帮助患者进行移动且精神患者通常无法基于自我意识自行移动,所以会导致医护人员在带领精神患者行进时产生极大的不便;该专利虽然能通过给予患者的一定活动空间,但是这也会导致需要给患者进行输液时无法有效控制患者的手臂活动,可能会由于患者手臂的乱动导致输液的失败或对患者自身产生生理伤害,所以该专利具有一定的安全缺陷。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精神患者束缚装置。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182597)公开了一种做脑电图检查约束椅,包括座椅、束皮带、扶手、皮带扣、约束带绳,丝杠、螺母管筒和万向轮架,其中,座椅上分别固定有约束皮带和扶手,约束皮带的一端上设置有皮带扣,在扶手上分别固定有约束带绳,丝杠一端拧在螺母管筒内,其另一端与座椅固定连接;万向轮架与螺母管筒固定连接。利用该实用新型给患癫痫或精神病的病人做脑电图检查时,让其坐在该座椅上,用约束皮带和皮带扣把病人上半身扎紧固定在靠背上,把两个放在扶手上的胳膊用约束带绳扎紧固定住,可顺利进行脑电图检查。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763336U)公开了一种约束带,包括主部、4对第一尼龙粘扣和2个膝部绑带,其中膝部绑带包括绑带主部和第二尼龙粘扣,主部整体呈长方形,主部的左右两端中部均设有开口。使用该约束带时,将约束带平铺在手术床上相应位置,待摆好手术体位后,通过主部的左右两端部位绕过手术床两侧的固定杆,并通过将第一尼龙粘扣的钩带粘上第一尼龙粘扣的绒带后将整个约束带固定在手术床上,然后将患者的两腿的膝部分别放置在相应个膝部绑带上,将膝部绑带两侧部位绕过膝部后搭上第二尼龙粘扣从而将患者的膝部固定住,膝部绑带内棉垫不会影响肢体局部血液循环,约束带的固定效果较好。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046697)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带报警系统,包括按钮、报警器、座椅、插件、汽车电路,其中:在座椅的座垫下面安装有第一按钮,第一按钮与常开开关的按件活动接触;常开开关的一端与报警器的一端连接,报警器的另一端与汽车电路连接;常开开关的另一端通过线路与常闭开关的一端连接;常闭开关的另一端与汽车电路连接;安装在安全带的端头的插件与常闭开关的按件活动接触。使用该装置时,若乘客未系安全带,该装置就会触发报警器,发生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峰,未经李文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60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