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高温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75968.9 | 申请日: | 2018-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0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潘强勇;严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鼎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郑双根 |
| 地址: | 31301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硅树脂涂层 本实用新型 耐高温聚酯 漆包铜圆线 弧形凹槽 聚酯亚胺 铜圆线 涂覆 亚胺 丙烯酸聚氨酯树脂 纳米陶瓷涂层 聚酯亚胺漆 耐高温性能 附着能力 尼龙涂层 碳素纤维 内衬层 单层 漆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包括铜圆线本体(1),铜圆线本体(1)外依次涂覆有碳素纤维内衬层(2)、丙烯酸聚氨酯树脂涂层(3)、尼龙涂层(4)、有机硅树脂涂层(5)和聚酯亚胺涂层(6);所述有机硅树脂涂层(5)表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形凹槽(7),弧形凹槽(7)内设有第一纳米陶瓷涂层(8);所述聚酯亚胺涂层(6)包括五层依次从内往外涂覆的聚酯亚胺漆单层。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有效提高耐高温性能和改善漆膜的附着能力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漆包铜圆线,特别是一种耐高温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气设备日益更新,对于一些大功率的电气设备而言,其对漆包线的要求(如耐高温性能、耐电晕能力)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通常是在铜圆线本体外涂覆一层或几层聚酯亚胺漆,这种结构的耐高温性能不佳,无法适应电气设备日益提高的要求,而且现有的漆包线在长时间使用后漆层容易发生脱落现象。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耐高温性能不佳和漆膜易脱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有效提高耐高温性能和改善漆膜的附着能力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耐高温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包括铜圆线本体,铜圆线本体外依次涂覆有碳素纤维内衬层、丙烯酸聚氨酯树脂涂层、尼龙涂层、有机硅树脂涂层和聚酯亚胺涂层;所述有机硅树脂涂层表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设有第一纳米陶瓷涂层;所述聚酯亚胺涂层包括五层依次从内往外涂覆的聚酯亚胺漆单层。
前述的耐高温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中,所述从内往外依次涂覆的五层聚酯亚胺单层之间的厚度比例为1.3:1:1:0.8:0.6。
前述的耐高温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中,所述丙烯酸聚氨酯树脂涂层和尼龙涂层之间设有螺旋分布的第二纳米陶瓷涂层,尼龙涂层和有机硅树脂涂层之间设有第三纳米陶瓷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涂覆在铜圆线本体外的碳素纤维内衬层、丙烯酸聚氨酯树脂涂层、尼龙涂层、有机硅树脂涂层和聚酯亚胺涂层之间的相互配合,以此来有效的提高整体漆包线的耐高温性能和附着能力,而且通过在有机硅树脂涂层表面设置弧形凹槽,便于释放内部漆膜的应力的释放,保证漆膜的稳定性能,通过在弧形凹槽内填充第一纳米陶瓷涂层,提高漆包线的耐腐蚀和隔热性能。同时,聚酯亚胺涂层由5层厚度逐渐减小的聚酯亚胺单层构成,以此来提高漆膜的附着能力。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有效提高耐高温性能和改善漆膜的附着能力的特点。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在丙烯酸聚氨酯树脂涂层和尼龙涂层之间设置螺旋分布的第二纳米陶瓷涂层,在尼龙涂层和有机硅树脂涂层之间设置第三纳米陶瓷涂层,来提高漆包线整体的耐腐蚀性能和隔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二纳米陶瓷涂层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铜圆线本体,2-碳素纤维内衬层,3-丙烯酸聚氨酯树脂涂层,4-尼龙涂层,5-有机硅树脂涂层,6-聚酯亚胺涂层,7-弧形凹槽,8-第一纳米陶瓷涂层,9-第二纳米陶瓷涂层,10-第三纳米陶瓷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耐高温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构成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铜圆线本体1,铜圆线本体1外依次涂覆有碳素纤维内衬层2、丙烯酸聚氨酯树脂涂层3、尼龙涂层4、有机硅树脂涂层5和聚酯亚胺涂层6;所述有机硅树脂涂层5表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形凹槽7,弧形凹槽7内设有第一纳米陶瓷涂层8;所述聚酯亚胺涂层6包括五层依次从内往外涂覆的聚酯亚胺漆单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鼎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鼎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59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