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低精馏塔再沸器管道应力及控制两相流振动的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74981.2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2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杰;傅松;刘勋泽;刘海清;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B01D3/3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沸器 支撑结构 弹性滑动 精馏塔 两相流 精馏塔再沸器 本实用新型 管道应力 管道走向 设备基础 水平方向移动 安全隐患 可移动性 两相流动 上下移动 消除振动 减小 支撑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精馏塔再沸器管道应力及控制两相流振动的支撑结构,在所述再沸器的下方设置有弹性滑动支撑结构,所述弹性滑动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在设备基础上,所述弹性滑动支撑结构用于对再沸器进行支撑,所述再沸器能相对于设备基础上下移动且能相对于弹性滑动支撑结构在水平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再沸器下方设置弹性滑动支撑结构,利用再沸器在弹性滑动支撑结构上的可移动性来消除再沸器与精馏塔之间管道的应力,并控制再沸器及管道由于两相流动引起的振动,从而可优化精馏塔和再沸器的布置,将精馏塔和再沸器布置得很近,且管道走向短而直,以达到简化管道走向的目的,并且能有效减小并控制两相流的影响,从而消除振动导致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精馏塔再沸器管道应力及控制两相流振动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因工艺流程的要求,精馏塔与其再沸器的支撑位置存在很大高差,这导致精馏塔至再沸器的相关管道布置及支架设计很复杂。一是由于设备支撑高差产生的位移差需要补偿,二是管道在开车过程中有两相流,管道有明显振动。
在某180万吨/年甲醇项目中,作为同期最大的甲醇装置,精馏塔再沸器的管道布置及支架设计是按现有技术为参考方案。该方案是通过增加管道长度及弯头数量来补偿设备高差产生的位移,同时增加导向及限位支架来控制管道的振动,如图1、2和3所示。但该方案存在以下缺点:
1、为了满足管道及设备应力要求,管道布置为多弯头复杂走向,占用较大空间,且管架设计复杂。
2、由于管道走向复杂,两相流管道振动十分明显,在开车过程中管道振动引起精馏框架明显晃动,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简化精馏塔和再沸器之间布置的管道走向,减小并控制管道两相流影响,消除振动导致的安全隐患的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降低精馏塔再沸器管道应力及控制两相流振动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再沸器的下方设置有弹性滑动支撑结构,所述弹性滑动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在设备基础上,所述弹性滑动支撑结构用于对再沸器进行支撑,所述再沸器能相对于设备基础上下移动且能相对于弹性滑动支撑结构在水平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降低精馏塔再沸器管道应力及控制两相流振动的支撑结构,其所述弹性滑动支撑结构由至少两组支撑组件构成,每组支撑组件由粘滞阻尼器和弹簧支架组成,所述粘滞阻尼器和弹簧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设备基础上,所述粘滞阻尼器的上端与再沸器的底部连接,所述弹簧支架的上端抵靠在再沸器的底部端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降低精馏塔再沸器管道应力及控制两相流振动的支撑结构,其所述每组支撑组件的弹簧支架为两个且对称地布置在粘滞阻尼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再沸器下方设置弹性滑动支撑结构,利用再沸器在弹性滑动支撑结构上的可移动性来消除再沸器与精馏塔之间管道的应力,并控制再沸器及管道由于两相流动引起的振动,从而可优化精馏塔和再沸器的布置,将精馏塔和再沸器布置得很近,且管道走向短而直,以达到简化管道走向的目的,并且能有效减小并控制两相流的影响,从而消除振动导致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现有精馏塔和再沸器之间管道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再沸器直接安装在设备基础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精馏塔和再沸器之间管道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再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再沸器,2为弹性滑动支撑结构,3为设备基础,4为粘滞阻尼器,5为弹簧支架,6为精馏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4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