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清淤绞吸挖泥船的排泥管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9901.4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3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盼盼;马旭;慕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海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7/10 | 分类号: | E02F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0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缩口管 挖泥船 主管线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高效清淤 排泥管线 弹簧 泥浆 砂石 技术方案要点 航道疏浚 轴线垂直 轴线设置 扰流管 减小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清淤绞吸挖泥船的排泥管线,属于航道疏浚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管线,所述主管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缩口管,缩口管不与主管线连接的端部为缩口管的内径最小处,且缩口管不与扰流管连接的端部的内径大于零,所述缩口管内部可拆卸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轴线垂直于缩口管的轴线设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下泥浆中的砂石会损坏缩口管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减小泥浆中的砂石与缩口管之间的碰撞的效果,应用于挖泥船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绞吸式挖泥船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高效清淤绞吸挖泥船的排泥管线。
背景技术
沿海大中城市通过圈围及吹填浅海滩涂的方式,不断形成新的陆域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此过程在疏浚工程中称为吹填造陆。目前国内吹填造陆施工以绞吸挖泥船为主。现有吹填工程随着吹填技术的发展也越发复杂,不同吹距、不同挖深以及各种不同工况下,需要完成吹填任务的难度加大,船舶施工的适应性能也越发增强。虽然船舶性能在增加,但仍然会存在现有船舶不能完成某种特定工况条件下施工任务的情况。因此,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设备、施工方法及工艺研究方面需进行一些创新,以确保完成既定吹填施工任务。现有吹填疏浚工程开挖深度越来越大,因此需要采用大功率绞吸挖泥船,所谓的大功率就目前的挖泥船而言一般指5000kW以上的绞刀功率。因为大功率绞吸挖泥船工程流量较大,施工效率高,开挖深度大,适配管路长的特点。
在对长距离的疏浚吹填施工中,由于开挖深度较深,所以只能投入大功率绞吸挖泥船进行施工,但是大功率绞吸挖泥船存在最短排距的问题,船舶无法在超短排距施工条件下直接连接主管线进行吹填,其原因是管路阻力过小,泥浆朝向岸边的喷射过于顺畅和快速,以至于船载泥泵的柴油机负荷过高,会出现超负荷,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出现震车现象,对船舶稳定生产,发挥正常生产能力极为不利。
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泥浆流动时受到的阻力,通常采用在主管线的端部加装缩口管的方式。然而,由于泥浆中存有砂石等杂物,且由于伯努利原理,泥浆在经过缩口管不与主管线连接的端部时流速会增大,也就是说泥浆中的砂石等杂物的移动速度会增加,使得缩口管的端部与砂石产生碰撞时会受到更大的冲击,缩口管的使用寿命会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清淤绞吸挖泥船的排泥管线,其通过缩口管内部垂直于缩口管设置的弹簧,增加了泥浆流动受到的阻力,同时也能够起到阻挡泥浆中砂石的效果,能够降低砂石等杂物的速度,减小了缩口管端部受到的冲击,延长了缩口管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清淤绞吸挖泥船的排泥管线,包括主管线,所述主管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缩口管,缩口管不与主管线连接的端部为缩口管的内径最小处,且缩口管不与扰流管连接的端部的内径大于零,所述缩口管内部可拆卸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轴线垂直于缩口管的轴线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泥浆中存在大量的泥沙,也存在部分砂石,在泥浆经过缩口管不与主管线连接的端部时,由于伯努利原理,泥浆的流速会增加,所以砂石会对缩口管不与主管线连接的端部造成较大的冲击,缩口管不与主管线连接的端部会比较容易损坏,连接在缩口管内部的弹簧能够增加泥浆流动的阻力,也就能在泥浆经过缩口管不与主管线连接的端部之前够降低泥浆的流速,还能够对泥浆中的砂石起到阻挡作用,进一步减小了砂石的移动速度,能够对缩口管起到保护作用,延长了缩口管的使用寿命。
较佳的:所述缩口管内部固设有卡柱,所述弹簧套设于卡柱上,所述弹簧的侧壁与卡柱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缩口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弹簧上容易粘附和卡接泥沙以及砂石,所以需要将弹簧拆卸进行清理,通过卡柱将弹簧连接在缩口管内部能够便于弹簧的拆卸和安装。
较佳的:所述弹簧有三个,三个弹簧的轴线互相之间呈120度角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海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海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99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耙头装置及其绞碎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引坡结构的管道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