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尾插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8693.6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2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郑嵊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铁锋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卡 耦合部 成型孔 填充件 控制器 耦合 外壁 尾插 电源 本实用新型 成型孔内壁 使用寿命 外壁设置 自然形成 插接 落灰 内壁 内积 填充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尾插,包括第一耦合部以及设置在第一耦合部上的尾卡,第一耦合部插接在控制器上,控制器上设置有第二耦合部和成型孔,第一耦合部与第二耦合部耦合,尾卡位于成型孔内,尾卡的外壁设置有填充件,填充件位于尾卡的外壁和成型孔的内壁之间,填充件用于填充成型孔内壁和尾卡外壁之间的空隙。第一耦合部与第二耦合部耦合之后,位于尾卡上的填充件一并被设置在成型孔内部,由于尾卡的尺寸一般都小于成型孔的尺寸,因此尾卡和成型孔之间自然形成了一定的空隙,而填充件则能减少该空隙的开口大小,减少了落灰进入空隙内的可能,从而减少后期成型孔内积灰的清理难度,增加了尾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尾插,属于尾插领域。
【背景技术】
控制器在实际成型过程中会产生一个成型孔,尾插插在控制器上后成型孔和尾插之间会产生间隙,该间隙容易产生积灰,一方面积灰不易清理,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尾插老化,影响尾插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源尾插,用以减少成型孔内积灰,增加尾插使用寿命。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尾插,包括第一耦合部以及设置在第一耦合部上的尾卡,第一耦合部插接在控制器上,控制器上设置有第二耦合部和成型孔,第一耦合部与第二耦合部耦合,尾卡位于成型孔内,尾卡的外壁设置有填充件,填充件位于尾卡的外壁和成型孔的内壁之间,填充件用于填充成型孔内壁和尾卡外壁之间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耦合部与第二耦合部耦合之后,位于尾卡上的填充件一并被设置在成型孔内部,由于尾卡的尺寸一般都小于成型孔的尺寸,因此尾卡和成型孔之间自然形成了一定的空隙,而填充件则能减少该空隙的开口大小,减少了落灰进入空隙内的可能,从而减少后期成型孔内积灰的清理难度,增加了尾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述填充件和尾卡之一设置有定位件,另一个设置有定位部,定位件与定位部配合使填充件定位在尾卡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件为凸块,定位部为卡槽,凸块卡在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填充件包括一号填充件和二号填充件,一号填充件和二号填充件相互锁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号填充件和二号填充件插接锁定或者扣合锁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号填充件转动设置在二号填充件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号填充件的顶部和二号填充件的顶部相互锁定,一号填充件的底部和二号填充件的底部相互锁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填充件与尾卡固定,填充件对尾卡进行防护。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号填充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号填充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源尾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源尾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源尾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86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芯大电流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焊接式BNC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