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原位应力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8416.5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4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炳;蒋春磊;石磊;方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378 | 分类号: | G01R31/378;G01R31/385;G01L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王宇聪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开口 电极安装件 对电极 容置腔 应力测试装置 安装件 观察窗 主舱体 封盖 本实用新型 电池 顶开口 电池测试装置 间隔设置 密封连接 电极 承载 测试 | ||
1.一种电池原位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舱体、观察窗、待测电极安装件和对电极安装件,所述主舱体的内部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顶部设有顶开口以及两侧部分别设有第一侧开口和第二侧开口,所述观察窗封盖于所述顶开口上并与所述主舱体密封连接;
所述待测电极安装件从所述第一侧开口插入所述容置腔内且封盖于所述第一侧开口并与所述主舱体密封连接,所述待测电极安装件上设有用于承载待测电极并位于所述观察窗下方的基片;
所述对电极安装件从所述第二侧开口插入所述容置腔内且封盖于所述第二侧开口并与所述主舱体密封连接,所述对电极安装件与所述待测电极安装件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原位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电极安装件包括待测电极托和连接于所述待测电极托一端的待测电极托头,所述待测电极托从所述第一侧开口插入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待测电极安装件间隔设置,所述基片设于所述待测电极托上,所述待测电极托头封盖于所述第一侧开口上并通过第一紧固组件与所述主舱体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原位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电极托头的内侧面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容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主舱体的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一密封圈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原位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组件包括第一螺柱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柱呈水平状固定于所述主舱体的第一侧部,所述待测电极托头上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螺柱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并与所述第一螺母适配连接,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待测电极托头的外侧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原位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电极托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相对两内侧形成有台阶,所述基片设于所述通孔内并放置在所述台阶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原位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极安装件包括对电极托和连接于所述对电极托一端的对电极托头,所述对电极托从所述第二侧开口插入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待测电极托间隔设置,所述待测电极托头封盖于所述第二侧开口上并通过第二紧固组件与所述主舱体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原位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极托头的内侧面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内容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主舱体的第二侧部与所述第二密封圈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原位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组件包括第二螺柱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柱呈水平状固定于所述主舱体的第二侧部,所述对电极托头上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螺柱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并与所述第二螺母适配连接,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对电极托头的外侧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原位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电极托呈U形状,且呈U形状的所述待测电极托的敞开口朝下,所述对电极托呈长条状,呈长条状的所述对电极托伸入呈U形状的所述待测电极托的敞开口内并与呈U形状的所述待测电极托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原位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舱体的顶部设有位于顶开口周缘的沉槽,所述沉槽的形状与所述观察窗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观察窗容置于所述沉槽内;
所述电池原位应力测试装置还包括窗盖,所述窗盖压紧所述观察窗并通过顶紧固组件与所述主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窗盖上开设有正对所述观察窗的窗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原位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的槽底壁设有顶环形槽,所述顶环形槽内容置有顶密封圈,所述观察窗的底面与所述顶密封圈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原位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固组件包括螺栓和顶螺母,所述主舱体上设有呈竖直状的竖直穿孔,所述窗盖上设有顶穿孔,所述螺栓从所述主舱体的底部穿过所述竖直穿孔和所述顶穿孔并与所述顶螺母适配连接,所述顶螺母与所述窗盖的顶面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841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远程通讯的光纤电池测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胶体蓄电池车间测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