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井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8279.5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9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任睿;张俊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睿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472500 河南省三门***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盖 下水道井盖 市政工程 防脱板 内置槽 内框 外框 上端 伸缩杆 伸缩孔 下水道 弹簧 套环 下端 本实用新型 下水道安装 端口位置 连接方式 拨叉块 定位块 排水孔 插槽 内壁 溢水 水道 穿过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井盖结构,包括下水道,所述下水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外框,所述外框的内部上设置有内框,所述内框上设置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的内侧设置有防脱板,所述防脱板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内置槽的端口位置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上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设置在防脱板上,所述内框的上端设置有井盖,所述井盖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下端设置有伸缩孔,所述伸缩杆的上端穿过伸缩孔设置有定位块,所述井盖上设置有排水孔。该市政工程用下水道井盖结构,通过拨叉块与插槽的连接方式,使得井盖与下水道安装的外框可以固定连接,在下水道出现溢水时,保证井盖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井盖结构。
背景技术
市政的下水道是用于路面积水排放的通道,其属于市政道路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下水道一般会设置井盖,在不影响排水的同时,也保证行人的安全。
现有的井盖结构安全性不高,没有良好的固定安装结构,在下水道水流溢出时,很容易造成井盖与下水道脱开,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井盖结构,以解决上述下水道容易与井盖脱开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井盖结构,包括下水道,所述下水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外框,所述外框的内部上设置有内框,所述内框上设置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的内侧设置有防脱板,所述防脱板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内置槽的端口位置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上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设置在防脱板上,所述内框的上端设置有井盖,所述井盖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下端设置有伸缩孔,所述伸缩杆的上端穿过伸缩孔设置有定位块,所述井盖上设置有排水孔,所述井盖上设置有拉环槽,所述拉环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井盖的内部一端设有拨叉槽,拨叉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拨叉块,拨叉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拨叉片,所述外框的内部设有插槽,拨叉块的另一端滑动套接插槽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内框的内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对位座,对位座的内侧滑动套接有对位块,对位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板框,板框的内侧嵌入有筛网,板框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市政工程用下水道井盖结构:1、通过拨叉块与插槽的连接方式,使得井盖与下水道安装的外框可以固定连接,在下水道出现溢水时,保证井盖的稳定性;
2、通过伸缩杆的伸缩运动,使得井盖可以向上移动,并与外框脱开,然后以伸缩杆为转动中心,将井盖移至旁边,即不影响下水道的维修以及筛网的垃圾清理,同时也保证井盖不会与下水道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下水道、11外框、12内框、13内置槽、14防脱板、15伸缩杆、16套环、17第一弹簧、18井盖、19凹槽、110伸缩孔、111定位块、112排水孔、113拉环槽、114拉环、2拨叉槽、21第二弹簧、22拨叉块、23拨叉片、24插槽、3对位座、31对位块、32板框、33筛网、3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睿,未经任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82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