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病理科用吸痰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68250.7 | 申请日: | 2018-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9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成秋丽 |
| 地址: | 214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理科 用吸痰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病理科用吸痰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接头及导管,所述接头与所述导管端部连接,还包括阀门,所述接头内设有与所述导管相通的流体通道,所述阀门用于控制流体通道的导通或断开;所述阀门包括阀体以及位于阀体上的插入部,所述接头的外壁上设有插孔,所述阀体的插入部通过插孔插入接头上的流体通道内,所述插入部上开设有通孔;转动阀体,改变通孔流体通道内的方向,实现流体通道内的导通或断开;所述通孔为直径逐渐变大的变径腔结构,所述插孔靠近导管一侧的流体通道的直径小于所述所述插孔远离导管一侧的流体通道的直径。本实用新型通过阀门,控制流体通道内的痰液流量,避免痰液过多时,容易喷出造成交叉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病理科用吸痰管。
背景技术
临床医学上,吸痰法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是解决一些患者呼吸道梗塞、困难的主要手段。主要适用于危重、年老、昏迷及麻醉后咳嗽无力、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不全,而不能将痰液咳出者以及误吸呕吐物的病人。
吸痰管是在进行吸痰操作中重要的医疗器材,目前,医院使用的吸痰管多为一根中空的圆管,圆管的一端与负压装置连接;另一端设置吸痰孔并直接插入人体气管中,同时利用负压装置产生的吸力将痰液吸出。在吸痰管上设置堵口,医护人员在吸痰时,用手指堵住堵口。由于控制吸痰压力的小孔直径与吸痰管腔相同,当患者痰液、分泌物较多时,吸痰过程中很容易使痰液或者分泌物冲出堵口,污染操作者的手部,造成污染或者感染。目前的吸痰管由于压力控制口与吸痰管的管腔相同,进而造成患者的痰液与外界处于暴露的状态,增加了痰液、分泌物等形成的气溶胶污染患者周围环境、使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加。
同时对于病理科而言,需要收集病人痰液进行化验,进而需要搭建额外的痰液收集瓶,一般收集瓶也是属于一次性用品,医疗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吸痰压力调节方式及痰液收集方法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理科用吸痰管,通过设置阀门来控制吸痰过程中液体通道流入的痰液的多少,避免痰液过多时,痰液喷出,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病理科用吸痰管,包括接头及导管,所述接头与所述导管端部连接,还包括阀门,所述接头内设有与所述导管相通的流体通道,所述阀门用于控制流体通道的导通或断开;
所述阀门包括阀体以及位于阀体上的插入部,所述接头的外壁上设有插孔,所述阀体的插入部通过插孔插入接头上的流体通道内,所述插入部上开设有通孔;转动阀体,改变通孔流体通道内的方向,实现流体通道内的导通或断开;
所述通孔为直径逐渐变大的变径腔结构,所述插孔靠近导管一侧的流体通道的直径小于所述所述插孔远离导管一侧的流体通道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阀体连接。通过增加把手,方便医护人员控制阀体转动,进而调节流体通道内的大小,控制痰液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体连接于所述接头的外壁上。将把手连接在接头上,把手拿出阀体时,不易丢失;运输中,放置于一个袋子里,便于整理。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中,所述阀体与所述把手通过硅胶材料一体制备而成,所述把手上铺设有凸起。硅胶材料较软,与软塑料的接头方便配合,且不易划伤接头;同时,凸起避免手出汗后,不易调节。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阀门侧部的采样口,常态下,所述采样口上卡接有盖子,所述盖子一体设置于所述接头上;采样时,提起盖子,通过采样管插入采样口吸样。通过提起盖子直接采样,一个医护人员,提起盖子后,一只手握好接头,一只手通过吸管等吸取痰液,采样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82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