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粉尘环境的通信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7430.3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6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少华;夏佳;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银桥南海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42251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尹伟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尘环境 水箱 风箱 连通 体内 阀门 循环风管 循环风冷 循环水管 补风管 补水管 外排管 风机 风冷 柜体 水泵 循环水冷结构 本实用新型 大气连通 换热盘管 散热效果 市政用水 循环水冷 通信柜 管网 水冷 粉尘 洁净 引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粉尘环境的通信柜,其包括安装于粉尘环境内的柜体、风箱、风机、水箱和水泵,风箱通过循环风管与柜体连通以对柜体内进行循环风冷,循环风管上设有风机,风箱通过补风管与粉尘环境外的大气连通且补风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水箱通过循环水管与柜体内的换热盘管连通以对柜体内进行循环水冷,循环水管上设有水泵,水箱通过补水管与市政用水管网连通且补水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水箱的底部还连通由外排管,外排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有益效果是:包括循环风冷结构和循环水冷结构,风冷时气流是由相对较洁净的粉尘环境外的大气中引入,故可有效避免粉尘环境中粉尘随风进入柜体内;风冷与水冷的配合使用,散热效果好,适用范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柜设计及生产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粉尘环境的通信柜。
背景技术
一些通信柜内装入了较多的发热量大的电子元件,因此必须对该类型的通信柜进行通风以通过气流带走柜内的热量,防止电子元件热量积聚而烧损,同时为了保证电子元件散发的热量能有效与柜内气体进行热交换且正常工作,必须防止电子元件被灰尘覆盖,即要做好防尘措施。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做法是,在通信柜的进风口处设置防尘罩以过滤空气中的粉尘。然而,在特殊条件下,比如厂区内或安装通信柜的房间内不可避免的存在较多的扬尘时,通过在进风口处设置防尘罩的方式已经不可行,因为很快防尘罩就会积聚大量灰尘,造成进风困难且过滤效果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适用于粉尘环境中使用的通信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粉尘环境的通信柜,旨在保证发热量较大的通信柜在粉尘环境中也能有效散热且不受粉尘影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粉尘环境的通信柜,其包括安装于粉尘环境内的柜体、风箱、风机、水箱和水泵,所述风箱通过循环风管与所述柜体连通以对所述柜体内进行循环风冷,所述循环风管上设有所述风机,所述风箱通过补风管与粉尘环境外的大气连通且所述补风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水箱通过循环水管与所述柜体内的换热盘管连通以对所述柜体内进行循环水冷,所述循环水管上设有所述水泵,所述水箱通过补水管与市政用水管网连通且所述补水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水箱的底部还连通由外排管,所述外排管上设有第三阀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循环风管与所述柜体的出风口连通的管段上设有风量调节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风量调节阀调节风量大小,能够根据季节变化引起的气流温度变化而灵活调节通信柜内散热所需的风量;风量调节阀设置于与所述柜体的出风口连通的管段上,则调小风量时,进风侧风量不变,故能够使通信柜内产生一定的气压,从而柜体内部气体会通过柜体与柜门的间隙或其他间隙向外溢出,从而保证粉尘环境中含粉尘的空气不进入通信柜内,起到较好的防尘散热作用。
进一步,所述循环水管上设有水量调节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水量调节阀则可根据通信柜内散热需求调节换热盘管内水流量流速,保证气流与换热盘管有效换热,使柜体内气流的温度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以便有效带走发热的电子元件的热量。
进一步,所述换热盘管通过一水平设置的镂空金属板固定于所述柜体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固定方便,同时镂空金属板方便换热。
进一步,所述水箱上设有用于监测其内水温的水温传感器,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及第三阀门均是电动阀,所述水温传感器及各所述电动阀均与一PLC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银桥南海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银桥南海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74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