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二衬拱顶浇筑观测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7012.4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1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成;赵耀;雷海艳;权建明;王佩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童笛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管 二衬 塑料内管 观测管 浇筑 紧固部件 拱顶 密实 隧道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浆液 混凝土浇筑 可拆卸连接 塑料内管套 管口内壁 密封部件 问题处理 装置结构 对齐 端口壁 槽口 管口 填充 外壁 振捣 合格率 穿过 观测 空洞 流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二衬拱顶浇筑观测管装置,包括上外管、下外管和塑料内管,下外管可拆卸连接于上外管底部且管口对齐,塑料内管套设于上外管和下外管内,上外管相对下外管另一侧的管口内壁和对应的塑料内管外壁之间设有密封部件,上外管上或者下外管上设有紧固部件,紧固部件用于将塑料内管相对上外管或者相对下外管固定,塑料内管位于上外管一侧的端口壁上设有槽口,上外管用于连接于二衬模板,且使塑料内管的一端穿过二衬模板。运用该观测管装置,二衬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当观测到塑料内管中有混凝土浆液流出时,则二衬基本浇筑填充密实,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后二衬合格率高,有效降低后期因空洞进行的大量问题处理成本和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隧道二衬拱顶浇筑观测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隧道二衬拱顶混凝土浇筑施工后,经过地质雷达检测,拱顶处易存在多处空洞,导致拱顶空洞形成的原因包括超挖、隧道初期支护结构松动脱离、或者混凝土浇筑不饱满等,由于超挖以及初期支护结构在施作时能够有效的控制,而二衬的浇筑是位于初期支护结构和二衬台车模板之间的一个相对密闭空间,现有方法浇筑时难以判断混凝土浇筑的饱和量,所以导致拱顶空洞形成的主要因素为混凝土浇筑不饱满,造成质量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隧道二衬拱顶混凝土浇筑施工,容易因混凝土浇筑不饱满导致拱顶区域存在多处空洞,造成质量缺陷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二衬拱顶浇筑观测管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道二衬拱顶浇筑观测管装置,包括上外管、下外管和塑料内管,所述下外管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上外管底部且管口对齐,所述塑料内管套设于所述上外管和所述下外管内,所述上外管相对所述下外管另一侧的管口内壁和对应的所述塑料内管外壁之间设有密封部件,所述上外管上或者所述下外管上设有紧固部件,所述紧固部件用于将所述塑料内管相对所述上外管或者相对所述下外管固定,所述塑料内管位于所述上外管一侧的端口壁上设有槽口,所述上外管用于连接于二衬模板,且使所述塑料内管的一端穿过所述二衬模板。
使用时,将所述上外管与二衬台车上的所述二衬模板连接好,所述上外管位于二衬最高拱度区域下方,然后二衬台车就位,将所述塑料内管插入所述二衬模板和隧道初支结构之间的二衬浇筑最高区域,并使所述塑料内管位于所述上外管一侧的端部接触所述初支结构,即所述槽口接触所述初支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隧道二衬拱顶浇筑观测管装置,在隧道二衬拱顶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所述二衬模板和所述初支结构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浇筑空间,而所述塑料内管的所述槽口接触所述初支结构,二衬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当观测到所述塑料内管中有混凝土浆液流出时,则二衬基本浇筑填充密实,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方法浇筑时难以判断混凝土浇筑的饱和度,该观测管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后二衬合格率高,有效降低后期因空洞进行的大量问题处理成本和隐患。
优选地,所述上外管和所述下外管之间法兰连接。
优选地,所述塑料内管外壁和所述上外管内壁之间设有所述密封部件。
优选地,所述密封部件包括环形密封垫或者若干个依次相邻设置的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上外管和所述下外管为钢结构件。
优选地,所述二衬模板为钢结构件,所述上外管管壁穿过并焊接于所述二衬模板。
优选地,所述二衬模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上外管外壁设有螺纹,所述上外管螺纹连接于所述二衬模板。
优选地,所述塑料内管为PVC管。
优选地,考虑到混凝土拌合物状态的流动趋势和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出注浆机时的压力作用形成的误判,所述塑料内管位于所述上外管一侧的端部与所述初支结构的间距为2-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70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注浆结构
- 下一篇:基于摩擦耗能纵梁的喷混-钢架整体让变初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