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换向锁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0030.X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4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创投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8 | 分类号: | B60N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蜗杆 蜗轮 驱动装置 锁紧装置 换向 本实用新型 固定架 连接板 轻便 拉扣 螺丝 锁紧 座椅 啮合 啮合联动 侧边 上壳 伸入 锁附 下壳 紧凑 转动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换向锁紧装置,该装置包含驱动装置、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后进行转动的蜗杆以及与所述蜗杆进行啮合的蜗轮组成,所述蜗轮、所述蜗杆呈90°角啮合联动,在所述驱动装置上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面为平面并在该平面上安装有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有用于安装所述蜗杆及蜗轮的上壳和下壳,在所述蜗轮上固定有锁附头。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换向锁紧装置能够用于对座椅拉扣的侧边螺丝进行锁紧,其结构比较紧凑轻便,在使用时能够很容易得伸入到座椅拉扣中对螺丝进行锁紧,更加轻便实用,其结构更加简单,性能、强度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座椅的拉扣侧边螺丝锁紧的多功能换向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轿车的要求已经从最初简单的交通工具逐渐转向日常生活的享受品,从而对座椅的功能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座椅设计上要求更高,在满足多种功能情况下,座椅空间有限。目前座椅在组装方面,尤其侧边锁螺丝,操作不便,缺乏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换向锁紧装置,该多功能换向锁紧装置便于儿童座椅的安装和固定,提高儿童座椅的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换向锁紧装置,该装置包含驱动装置、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后进行转动的蜗杆以及与所述蜗杆进行啮合的蜗轮组成,所述蜗轮、所述蜗杆呈90°角啮合联动,在所述驱动装置上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面为平面并在该平面上安装有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有用于安装所述蜗杆及蜗轮的上壳和下壳,在所述蜗轮上固定有锁附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由两颗紧固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是电动装置、气动装置或手动装置中的一种。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装置中包含电机及该电机的输出连接部,所述输出连接部与所述蜗杆相连接并给所述蜗杆提供转动力矩。
采用上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换向锁紧装置能够用于对座椅拉扣的侧边螺丝进行锁紧,其结构比较紧凑轻便,在使用时能够很容易得伸入到座椅拉扣中对螺丝进行锁紧,更加轻便实用,其结构更加简单,性能、强度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的主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伸入座椅拉扣进行锁紧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驱动装置;2-蜗杆;3-蜗轮;4-固定架;5-连接板;61-上壳;62-下壳;7-锁附头;8-座椅拉扣;9-电动装置;91-电机;92-输出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创投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创投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00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