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少热量流失的蒸汽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9809.X | 申请日: | 201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5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四方保温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16L55/045;F16L55/07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朱介人 |
地址: | 2233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通道 耐高温硅胶 热量流失 引流槽 蒸汽 本实用新型 金属铠装层 无缝钢管层 保温棉层 下通道壁 织物编织 蒸汽管 管体 传输过程 内腔顶部 上通道壁 最大距离 缓冲孔 冷凝水 引流板 内腔 传输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少热量流失的蒸汽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织物编织外层,所述织物编织外层内侧设有金属铠装层,所述金属铠装层内侧设有无缝钢管层,所述无缝钢管层内侧设有保温棉层,所述保温棉层内侧设有耐高温硅胶层,所述耐高温硅胶层内部开设有缓冲孔,所述耐高温硅胶层中部开设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包括上通道壁和下通道壁,所述下通道壁上设有引流板,所述蒸汽通道内腔底部设有引流槽。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得蒸汽在蒸汽通道内传输时大部分位于蒸汽通道的内腔顶部,与蒸汽通道底部的引流槽保持最大距离,减少引流槽内部的冷凝水对蒸汽中的热量造成不必要的吸收,降低了蒸汽在传输过程中的热量流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少热量流失的蒸汽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学的日益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蒸汽管作为工业管道系统中一种传输蒸汽的传输管路,在现如今得到广泛的运用。蒸汽管道本身由钢材料制成,保证了管道本体能够承受蒸汽传输时带来的高温和压力。但是传统的蒸汽管道结构过于简单,在使用时管道内部热量流失严重。
因此,发明一种减少热量流失的蒸汽管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热量流失的蒸汽管,通过将引流板的倾斜方向与蒸汽的传输方向相反,当蒸汽在传输时,顺着引流板的倾斜方向向蒸汽通道内腔的顶部流动,使得蒸汽在蒸汽通道内传输时大部分位于蒸汽通道的内腔顶部,与蒸汽通道底部的引流槽保持最大距离,减少引流槽内部的冷凝水对蒸汽中的热量造成不必要的吸收,降低了蒸汽在传输过程中的热量流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少热量流失的蒸汽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织物编织外层,所述织物编织外层内侧设有金属铠装层,所述金属铠装层内侧设有无缝钢管层,所述无缝钢管层内侧设有保温棉层,所述保温棉层内侧设有耐高温硅胶层,所述耐高温硅胶层内部开设有缓冲孔,所述耐高温硅胶层中部开设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包括上通道壁和下通道壁,所述下通道壁上设有引流板,所述蒸汽通道内腔底部设有引流槽。
优选的,所述金属铠装层外壁与织物编织外层相贴合以及内壁与无缝钢管层外壁相贴合,所述保温棉层外壁与无缝钢管层内壁相贴合以及内壁与耐高温硅胶层外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缓冲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缓冲孔呈不规则分布设置于耐高温硅胶层内部,所述缓冲孔设置为球状。
优选的,所述蒸汽通道截面设置为水滴状,所述上通道壁设置于下通道壁的顶部,所述上通道壁截面设置为半球状,所述下通道壁截面设置为V字形。
优选的,所述上通道壁下通道壁和引流槽一体化设置,所述引流槽设置于下通道壁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引流板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均倾斜设置,所述引流板的倾斜方向与所述蒸汽通道内部的蒸汽传输方向相反,所述引流板底端的高度高于引流槽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耐高温硅胶层和其内部开设的缓冲孔可以大大的减少水锤现象带来的压力变化对无缝钢管层的影响,延长了使用寿命;
2、通过将引流板的倾斜方向与蒸汽的传输方向相反,当蒸汽在传输时,顺着引流板的倾斜方向向蒸汽通道内腔的顶部流动,使得蒸汽在蒸汽通道内传输时大部分位于蒸汽通道的内腔顶部,与蒸汽通道底部的引流槽保持最大距离,减少引流槽内部的冷凝水对蒸汽中的热量造成不必要的吸收,降低了蒸汽在传输过程中的热量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四方保温管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四方保温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98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