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电极及用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5825.1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3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岑亮;高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朗恒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石岩街道龙腾社区恒达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弹簧机构 单电极 支撑板 导电 导电通道 本实用新型 接触导电 压缩状态 大电流 用电器 导通 下端 弹簧线径 电池领域 可压缩 线径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电极及用电器。所述单电极包括导电支撑板以及可压缩的弹簧机构,所述弹簧机构包括均可形成导电通道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下端连接所述导电支撑板并与所述导电支撑板接触导电;弹簧机构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二弹簧下端与所述导电支撑板接触导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种包括均可形成导电通道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簧机构,使得弹簧机构处于压缩状态时,电池可以通过该单电极实现两条导电通道,从而克服了现阶段只能通过增大弹簧线径的方式实现大电流的导通的缺陷,实现了在保持线径大小一定的情况下,也能满足大电流导通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电极及用电器。
背景技术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利用弹簧的该特性,一般采用钢制弹簧作为电极使用,用于导通电池与用电器。其中,单就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而言,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根据弹簧的受力性质来分,可以分为拉伸弹簧、压缩弹簧、扭转弹簧和弯曲弹簧。
压缩弹簧是电池夹中常用的固定电池并传导电流的元器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手电功率也在不断加大,为其供电的电路也需要通过更大的电流,现阶段当需要通过较大电流时,一般是通过加大弹簧的线径来达到目的。然而,当线径加大后,弹簧压缩所需要的压力增加,造成安装困难,强行安装可能会损坏电池、电路或结构。因此,需要一种线径不太大又能导通较大电流的弹簧元件。
CN 203883058U公开了一种弹簧电极组件,所述弹簧电极组件包括弹簧电极和支持板;所述弹簧电极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旋拧连接到所述支持板并且穿过所述支持板;所述支持板固定到电池盒的壳体,从而将所述弹簧电极组件安装和固定在电池盒上。该弹簧电极组件采用的是普通的圆锥螺旋弹簧,在保持线径大小一定的情况下,能够提供足够大的压缩量,但不能满足导通较大电流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电极,从而克服现有的单电极只能通过增大弹簧线径的方式实现大电流的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电极,包括导电支撑板以及可压缩的弹簧机构,所述弹簧机构包括均可形成导电通道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下端连接所述导电支撑板并与所述导电支撑板接触导电;弹簧机构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二弹簧下端与所述导电支撑板接触导电。
所述的单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弹簧上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上端,且连接处设有横直段。
所述的单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以及横直段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的单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反向螺旋设置,且所述第二弹簧下端连接所述导电支撑板并与所述导电支撑板接触导电。
所述的单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由下至上螺旋直径依次递减。
所述的单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弹簧上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上端,所述弹簧机构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二弹簧下端悬空设置。
所述的单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弹簧由下至上螺旋直径依次递减,所述第二弹簧由上至下螺旋直径依次递减,且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内部。
所述的单电极,其中,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内部,且所述第二弹簧下端连接所述导电支撑板并与所述导电支撑板接触导电,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由下至上螺旋直径依次递减。
所述的单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可压缩至同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器,包括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设有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的单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朗恒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朗恒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58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卸电池化成接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极柱转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