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带的生态草帘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4713.4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8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段婧婧;薛利祥;杨林章;薛利红;冯彦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B3/12;E03B3/02;E03F5/10;C02F9/14;A01G20/10;A01G31/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槽 生态草 自动抽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 面源污染 修复装置 硬质 河道 河水 安装方便 工程措施 技术联合 均匀开设 美化环境 自动灌溉 岸带 槽孔 草帘 从槽 挡墙 滴入 贴合 城镇 水位 雨水 缺水 修复 悬挂 净化 生长 缓解 吸收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带的生态草帘修复装置,包括安装于驳岸挡墙上的集水槽、生态草帘及自动抽水装置;所述生态草帘贴合悬挂于集水槽下方的驳岸挡墙上,其下部高于河道常水位;所述集水槽底部紧邻挡墙的一侧均匀开设有槽孔,集水槽汇集的雨水从槽孔中滴入生态草帘内;缺水时,自动抽水装置启动,将河道里的水抽入集水槽,实现草帘自动灌溉;同时草的生长可不断吸收河水中的养分,起到净化河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兼具缓解面源污染与美化环境的功能,不需要额外的工程措施,具有价格低廉、安装方便、易于维护等优点,可作为一种岸带修复技术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来进行面源污染阻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带的生态草帘修复装置,属于河岸带生态修复与面源污染阻控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道路以及商住区径流中氮、磷、COD、TSS浓度较高,成为城市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初期冲刷现象的存在,初期降雨径流中携带的大量污染物随水流直接进入了河湖中,造成污染。
以往的河岸带生态护坡技术利用单纯的植被、植被种植与工程措施结合、或生态材料进行护坡,在保护和创造良好的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达到保持水土和生态恢复的目的。然而,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愈发紧张,城市河岸带变得越来越狭窄,甚至成为直立的硬质化河岸,使得传统的生态护坡技术难以应用实施。
因此,如何在较为狭窄特别是垂直的空间实现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与河岸带生态恢复,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滨岸缓冲带、生态混凝土等技术除了具有生态护岸的功能,并且对地表径流有一定的净化作用。然而,城市里可用空间有限,对于建成的硬质河岸带,这些技术难以应用。
净水箱护岸技术沿坡岸建造多个混凝土预制的净水箱砌块,在其中填入滤料并种植水生植物,来净化径流污水,对氨氮的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该技术可应用于硬质的挡墙护岸,但其建造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辅助一定的工程措施,造价略高于常规的景观护岸,且存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尚不稳定的问题。因此,该技术的应用有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带的生态草帘修复装置,兼具缓解面源污染与美化环境的功能,不需要额外的工程措施,具有价格低廉、安装方便、易于维护等优点,可作为一种岸带修复技术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来进行面源污染阻控。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带的生态草帘修复装置,包括安装于驳岸挡墙上的集水槽、生态草帘及自动抽水装置;
其中,所述生态草帘贴合悬挂于集水槽下方的驳岸挡墙上,其下部高于河道常水位;所述集水槽用于承接滞纳雨水、地表径流及灌溉水,且集水槽底部紧邻挡墙的一侧均匀开设有槽孔,集水槽汇集的雨水或抽上来的河水从槽孔中滴入生态草帘内;
所述自动抽水装置包括设置于集水槽内的水位传感器、与水位传感器相连的控制器、用于实现供电的电源以及连通河道与集水槽的进水管、抽水泵、出水管,当检测到集水槽内的液面高度等于预设最低值时,控制器启动抽水泵将河道水抽入集水槽中;当集水槽内的液面高度等于预设最高值时关闭抽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采用PVC、铝合金或不锈钢材制成,且集水槽通过膨胀螺丝固定于驳岸挡墙上。
进一步的,所述生态草帘通过绳索或膨胀螺丝固定于集水槽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槽孔的孔径为0.8~2.0mm,孔距为0.3~5.0cm。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的横断面为U型或梯形,其深度为96~130mm,上口宽度为130~180mm。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顶部水平安装有过滤网,对地表径流携带的杂质或大颗粒物进行初步拦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47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储水循环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河岸挡墙立面的装配式生态景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