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ICU工作站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4612.7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2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熊杰;刘俊作;夏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焊接 置物平台 工作站 卡槽 移动 便携式监护仪 医疗辅助器械 本实用新型 钢结构支架 病人转运 可用空间 抢救药品 物品摆放 放置槽 呼吸机 氧气筒 上端 挂篮 两层 内插 下端 抽屉 转运 上层 安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ICU工作站,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焊接有两层置物平台,上层所述置物平台内插装有抽屉,置物平台的两侧安装有挂篮;所述立柱的中部焊接有卡槽,所述立柱的左侧下方焊接有钢结构支架,放置UPS电源。下端焊接有氧气筒放置槽。该移动ICU工作站通过卡槽牢靠固定于床单元,充分利用空间,有效安置各种危重病人转运所需仪器(如转运呼吸机、便携式监护仪等)及必须抢救药品及物品,解决了床单元可用空间不足、物品摆放杂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ICU工作站。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危重病人转运时需携带大量抢救设备--如转运呼吸机、移动式负压吸引器、便携式除颤仪、便携式监护仪、注射泵及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等。各种仪器及物品均散乱堆积于床单元,不仅影响病人舒适,而且影响医护人员操作,给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及各种治疗带来不便。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床单元空间不足,需要较多人力资源一同携带抢救设备及各种物品药品等进行转运。
(2)各种仪器及线路均散乱堆积于床单元,不仅影响病人舒适,而且影响医护人员操作,给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及各种治疗带来不便。
(3)各种便携式仪器储存电量有限,在外出检查及治疗过程中容易电量耗尽,耽误患者检查或治疗,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ICU工作站。本实用新型此移动ICU工作站系统配备的仪器设备包括便携监护仪、便携式除颤仪、转运呼吸机、含有蓄电池的输液泵、含有蓄电池的微量泵、转运用电动吸痰器、转运床、氧气筒、简易呼吸球囊、UPS电源及所需的各种抢救药品与物品。此移动ICU工作站系统可与床合为一体,随床移动。既有效保障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同时极大的节省了人力资源。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移动ICU工作站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焊接有两层置物平台,上层所述置物平台内插装有抽屉,置物平台的两侧安装有挂篮;
所述立柱的中部焊接有卡槽,所述立柱的下端焊接有氧气筒放置槽。
所述立柱的左侧下方焊接有钢结构支架,钢结构支架上放置UPS电源,可提供持续的电源,保证仪器的持续工作。
该移动ICU工作站通过卡槽牢靠固定于床单元,充分利用空间,有效安置各种危重病人转运所需仪器(如转运呼吸机、便携式监护仪等)及必须抢救药品,解决了床单元可用空间不足、物品摆放杂乱的问题。
所述卡槽的下端卡装有固定柱。
固定柱嵌入固定孔,卡槽卡住床体,使治疗车牢靠固定。
所述立柱的底部焊接有滚轮。
通过安装滚轮方便对该移动ICU工作站进行移动。
所述抽屉在置物平台的下端设置有两个。
一个抽屉用于放置各种抢救药品,一个抽屉用于放置吸痰管、注射器、消毒液、棉签等。
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ICU工作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4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脐部护理治疗包
- 下一篇: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定位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