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针刺透析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4252.0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6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简玉梅;田军;刘方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33001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刺 透析 留置 | ||
一种防针刺透析留置针,包括短护套和长护套,短护套中设有连接的穿刺针、针座和透气塞,长护套中设有连接的鲁尔盖、鲁尔接头、软管座、软管、导管座和导管,针座中设有防针刺组件,防针刺组件与鲁尔盖卡接,穿刺针的外壁上设有扁平部,防针刺组件包括卡座,及设于卡座中的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包括固定在卡座中的固定片,以及与固定片连接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穿刺针穿过固定片并被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的末端夹住,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的末端卡在导管座中。本实用新型通过防针刺组件和扁平部的配合,使得当拔出穿刺针并触发防针刺组件时,穿刺针的针尖端和扁平部卡在固定片和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的末端之间,防止针尖端对医务人员造成针刺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针刺透析留置针。
背景技术
在血液透析治疗中,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也是患者赖以生存的通道,建立和维护一个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临床中,为避免多次穿刺造成血管的损伤及减少病人的痛苦,也为减轻医护人员的操作强度,已使用了留置针技术。
目前,医疗领域常用的留置针通常由导管、导管座、软管、软管座、穿刺针、针座、可穿刺螺旋帽、尾塞、磁铁、长护套和短护套等组成,在临床上,经常用到一次性使用透析留置针,在穿刺过程中,将留置针正常穿刺成功后将针管拔出。在穿刺结束撤出针管时,如果操作不当或因医疗垃圾处理不当,容易造成针刺伤害,致使医护人员造成感染病毒。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针刺透析留置针,防止针尖端对医务人员造成针刺伤害。
一种防针刺透析留置针,包括相卡接的短护套和长护套,所述短护套中设有依序连接的穿刺针、针座和透气塞,所述长护套中设有被穿刺针穿过且依序连接的鲁尔盖、鲁尔接头、软管座、软管、导管座和导管,所述针座中设有套设在所述穿刺针上的防针刺组件,所述防针刺组件与所述鲁尔盖卡接,所述穿刺针的外壁上设有扁平部,所述防针刺组件包括一端位于所述鲁尔盖中、另一端位于所述针座中的卡座,及设于所述卡座中的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呈“T”型结构,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卡座中的固定片,以及与所述固定片连接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呈“X”型交叉状,所述穿刺针穿过所述固定片并被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的末端夹住,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的末端卡在所述卡座中,当拔出所述针座并触发所述防针刺组件时,所述穿刺针的针尖端和所述扁平部卡在所述固定片和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的末端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的防针刺透析留置针,通过所述防针刺组件和所述扁平部的配合,使得当拔出所述穿刺针并触发所述防针刺组件时,所述穿刺针的针尖端和所述扁平部卡在所述固定片和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的末端之间,防止针尖端对医务人员造成针刺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鲁尔盖包括与所述鲁尔接头连接的前盖及与所述前盖连接的后盖,所述后盖的端面上设有鲁尔孔,所述后盖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鲁尔孔联通的卡槽,所述鲁尔孔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座卡接的定位槽,所述第二弹片卡在所述卡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片的两端分别弯折并延伸一卡片,所述固定片通过所述卡片固定在所述卡座中,所述固定片的中部设有容纳所述穿刺针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扁平部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卡片与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处于所述固定片的同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分别与所述固定片相对的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相邻的内侧边的中部分别设有一个避让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片的末端弯折形成一与所述卡座贴合的平面部,所述第二弹片的末端弯折形成一“匚”字形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卡在所述卡槽中,当拔出所述穿刺针并触发所述防针刺组件时,所述阻挡部和所述平面部形成封闭结构,所述封闭结构将所述穿刺针的针尖端包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4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