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榨油机榨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2856.1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9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运超;黄运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加益(湖北)粮油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600 湖北省孝感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榨螺 左端 锥距 芯轴 本实用新型 刮刀 螺旋榨油机 榨油机榨螺 出油量 榨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榨油机榨螺,设有芯轴,所述芯轴在右端上设有第一节榨螺,所述第一节榨螺后面设有刮刀,所述刮刀上在中间的芯轴上设有第一平距圈,所述第一平距圈在左端设有第二节榨螺,所述第二节榨螺在左端设有第一锥距圈,所述锥距圈在左端设有第三节榨螺,所述第三节榨螺在左端设有第二锥距圈,所述第二锥距圈在左端设有第四节榨螺,所述第四节榨螺在左端设有第三锥距圈,所述第三锥距圈在左端设有第五节榨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榨油机榨螺,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榨油效率高,特别能增加出油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榨油机配件,具体的是一种榨油机榨螺。
背景技术
榨螺是家用榨油机的关键部件,它关系到榨油机的功作效率、出油率、出渣速度。而现有榨油机确家存在出油率不高,出渣排渣慢的情况,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设计了这款榨油机榨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螺旋榨油机榨螺,该螺旋榨油机榨螺具有设计科学、结构合理、榨油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螺旋榨油机榨螺,其特征在于:设有芯轴,所述芯轴在右端上设有第一节榨螺,所述第一节榨螺后面设有刮刀,所述刮刀上在中间的芯轴上设有第一平距圈,所述第一平距圈在左端设有第二节榨螺,所述第二节榨螺在左端设有第一锥距圈,所述锥距圈在左端设有第三节榨螺,所述第三节榨螺在左端设有第二锥距圈,所述第二锥距圈在左端设有第四节榨螺,所述第四节榨螺在左端设有第三锥距圈,所述第三锥距圈在左端设有第五节榨螺,所述第五节榨螺在左端设有第二平距圈,所述第二平距圈在左端设有第六节榨螺,所述第六节榨螺在左端设有第四锥距圈,所述第四锥距圈在左端设有第七节榨螺。
本实用新型在刮刀上在中间的芯轴上设有第一平距圈,第一平距圈在左端设有第二节榨螺,第二节榨螺在左端设有第一锥距圈,锥距圈在左端设有第三节榨螺,第三节榨螺在左端设有第二锥距圈,第二锥距圈在左端设有第四节榨螺,它能提高落渣速度,避免榨膛堵塞,榨油稳定,降低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参见附图1,螺旋榨油机榨螺,设有芯轴,所述芯轴在右端上设有第一节榨螺1,所述第一节榨螺后面设有刮刀3,所述刮刀上在中间的芯轴上设有第一平距圈2,所述第一平距圈在左端设有第二节榨螺4,所述第二节榨螺在左端设有第一锥距圈5,所述锥距圈在左端设有第三节榨螺6,所述第三节榨螺在左端设有第二锥距圈7,所述第二锥距圈在左端设有第四节榨螺8,所述第四节榨螺在左端设有第三锥距圈9,所述第三锥距圈在左端设有第五节榨螺10,所述第五节榨螺在左端设有第二平距圈11,所述第二平距圈在左端设有第六节榨螺12,所述第六节榨螺在左端设有第四锥距圈13,所述第四锥距圈在左端设有第七节榨螺14。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加益(湖北)粮油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益加益(湖北)粮油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28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