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童外耳道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2262.0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3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尚婉媛;周勇;夏矜;肖晓红;徐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227 | 分类号: | A61B1/227;A61B1/06;A61F11/00 |
代理公司: | 32230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闫东伟;郭雪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镜 腔体 置入端 置入 内窥镜 观察端 滑轮 镜腔 滑轮轨道 卡紧装置 腔体内部 照明装置 操作孔 拐角处 平面镜 外耳道 圆筒形 伸缩 外壁 契合 体内 | ||
一种儿童外耳道内窥镜,包括置入端和观察端,置入端由置入镜腔体及第一连接镜腔体构成,两者呈L形连接,置入镜腔体为圆锥形,前端装有照明装置,置入端上部开有操作孔,L形拐角处上部装有与水平面倾斜45°的平面镜,第一连接镜腔体为圆筒形,外壁设有滑轮及卡紧装置,第二连接镜腔体内径大于第一连接镜腔体外径,第一连接镜腔体插入第二连接镜腔体内部,滑轮及滑轮轨道相互契合,第一连接镜腔体和第二连接镜腔体可进行伸缩,调节内窥镜置入端和观察端高度,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外耳道内窥镜。
技术背景
在日常门诊或急诊工作中,会碰到儿童耳内异物等突发耳内疾病,普通外耳道内窥镜多根据成人身高制作,无法调节置入端和观察端高度,不方便医生的观察使用,且普通的内窥镜只能观察耳内情况,无法同时对耳内异物或病灶部位进行操作,增加了诊疗难度,从而导致耳内突发疾病操作难度大,操作时间长,病人满意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款儿童外耳道内窥镜,可自由调整观察端和置入端的高度,方便医生观察、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儿童外耳道内窥镜,包括置入端和观察端,置入端由置入镜腔体及第一连接镜腔体构成,两者呈L形连接,置入镜腔体为圆锥形,前端装有照明装置, 上部开有操作孔,L形拐角处上部装有与水平面倾斜45°的第一平面镜,第一连接镜腔体为圆筒形,外壁设有滑轮及卡紧装置;
观察端由观察镜腔体及第二连接镜腔体构成,两者呈L形连接,观察镜腔体为圆筒形,外壁设有电池盒及照明装置的开关,L形拐角处下部装有与水平面呈45°的第二平面镜,观察镜腔体末端装有凸透镜,凸透镜外部装有保护盖,第二连接镜腔体为圆筒形,内壁设有滑轮轨道;
第二连接镜腔体内径大于第一连接镜腔体外径,第一连接镜腔体插入第二连接镜腔体内部,滑轮及滑轮轨道相互契合,电池盒、开关及照明装置通过导线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置入端和观察端材料为金属或塑料的不透光材料,置入镜腔体、第一连接镜腔体、第二连接镜腔体、观察镜腔体内壁均为黑色。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照明装置为LED灯带。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操作孔直径为2-5mm。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卡紧装置数量为3-10个,平均分布于第一连接镜腔体外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外耳道内窥镜,采用滑轮将呈L形的置入端和观察端两部分进行连接,可自由调整观察端和置入端的高度,方便医生操作。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平面镜对耳道内情况进行传播,通过凸透镜放大外耳道内情况,便于医生观察。此外,置入端设有操作孔,可将镊子或耵聍勺通过操作孔放入外耳道,在观察的同时进行诊疗操作,便于医生对耳道疾病进行诊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儿童外耳道内窥镜结构图。
其中,1-置入端,2-观察端,101-置入镜腔体,102-第一连接镜腔体,1011-照明装置, 1012-操作孔,1013-第一平面镜,1021-滑轮,1022-卡紧装置,201-观察镜腔体,202-第二连接镜腔体,2011-电池盒,2012-开关,2013-第二平面镜,2014-凸透镜,2015-保护盖,2021- 滑轮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儿童医院,未经南京市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22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囊内镜置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口腔显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