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油封式旋片真空泵的回油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52220.7 | 申请日: | 2018-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0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沧海真空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F04C25/02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 地址: | 21553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泵 浮球座 油雾分离器 浮子通道 排气滤芯 浮球 旋片真空泵 浮子组件 回油结构 连接通道 真空泵油 小型油 腔内 真空泵排气口 可上下移动 油液分离器 活动连接 进气腔 密封垫 上升时 喷油 缺油 上浮 油位 油液 铸造 体内 增设 | ||
一种小型油封式旋片真空泵的回油结构,包括油雾分离器、真空泵和密封垫,油液分离器内设排气滤芯,特点:油雾分离器内还增设浮子组件,浮子组件包括浮球座和活动连接在浮球座一侧的浮球,浮球位于排气滤芯腔内且可上下移动,浮球座固定在油雾分离器与真空泵的连接处,浮球座内设浮子通道,油雾分离器的一侧壁上设连接通道,真空泵上设真空泵通道,当排气滤芯腔内的真空泵油的油位上升时,浮球上浮并将浮球座上的浮子通道打开,真空泵油流经浮子通道、连接通道和真空泵通道后被排入真空泵的进气腔体内。防止真空泵排气口喷油而导致油液的损失,有效保护了真空泵,避免因真空泵缺油而遭损坏的情形发生,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成本低,方便铸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油封式旋片真空泵的回油结构。
背景技术
油封式旋片真空泵是一种油润滑泵,在真空泵排气时必然是油和气体一同被排出的,主要通过油雾分离器配合排气滤芯的结构来将气体排出,真空泵油在排气滤芯内汇成油滴后滴落在排气滤芯的腔体内部,而现有的小型油封式真空泵的油雾分离器结构较为紧凑,普遍采用回油螺钉组件来排出排气滤芯腔体内的真空泵油,如图1和图2所示,排气滤芯11的排气滤芯腔体16内的真空泵油17的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在重力作用下真空泵油17通过回油螺钉组件12中的小孔121推动橡胶球122右移,真空泵油17排入油箱腔体13中,当真空泵在大排气量工作时会使油箱腔体13内产生正压力,当正压力大于真空泵油17的重力时,橡胶球122会左移堵住小孔121,此时回油螺钉组件12将失效,这将导致真空泵经常大排气量工作时,无法有效地排出排气滤芯腔16内的真空泵油17,随着排气滤芯腔16内的真空泵油17越积越多,最后被真空泵排气口排出,长期以往将导致真空泵缺油损坏。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可以在大排气量时正常工作不喷油的小型油封式旋片真空泵的回油结构。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小型油封式旋片真空泵的回油结构,有利于改进回油结构而得以避免排气口喷油造成油液流失而使真空泵缺油损坏,有助于保持油雾分离器结构紧凑并降低其铸造难度,还提高了油雾分离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小型油封式旋片真空泵的回油结构,包括一油雾分离器、一真空泵和安装在油雾分离器与真空泵之间的密封垫,所述的油液分离器内安装有一排气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雾分离器内还设置有一浮子组件,该浮子组件包括浮球座和活动连接在浮球座一侧的浮球,所述的浮球位于排气滤芯的排气滤芯腔内且可上下移动,所述的浮球座固定在油雾分离器与真空泵的连接处,在所述的浮球座内开设有浮子通道,在所述油雾分离器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一与浮子通道连通的连接通道,在所述的真空泵上开设有一与连接通道连通的真空泵通道,当排气滤芯腔内的真空泵油的油位上升时,所述的浮球上浮并将浮球座上的浮子通道打开,这时排气滤芯腔内的真空泵油在依次流经浮子通道、连接通道和真空泵通道后,被排入真空泵的进气腔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油雾分离器在排气滤芯腔的下方形成有一油箱腔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真空泵为旋片真空泵。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密封垫为一体式片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由于在排气滤芯腔内增设有浮子组件,当油位上升时,通过浮球将浮子通道打开,油液通过浮子通道、连接通道和真空泵通道直接向真空泵供油,该结构解决了油箱腔体因正压力而造成的供油不畅情形,不仅有效地防止了排气口喷油,而且结构紧凑、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沧海真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沧海真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22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