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利于保障反应釜安全性的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2212.2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3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陶洪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捷达油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杜杰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进料口 吸风室 净化装置 室内腔 吸风管 盖体 吸风 连通 本实用新型 部件领域 密闭结构 吸风设备 内腔中 开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釜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利于保障反应釜安全性的净化装置,包括安装于进料口上用于控制进料口开合的盖体、设置于反应釜上的吸风室、与吸风室内腔相连通的吸风管,进料口及盖体均位于吸风室的内腔中,吸风室上设置有门,当门关闭时,吸风室内腔除了能通过吸风管与吸风设备连通、通过进料口与反应釜连通外,吸风室为密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釜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利于保障反应釜安全性的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反应釜应用于对多种粉状或浆状原料的搅拌、混合,现有的化工生产用反应釜,其原料添加都是通过反应釜上部的进料口倒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将进料口盖体关闭,从而启动电机进行反应釜反应。
由于反应过程中,反应釜内往往发生较为剧烈的化学或物理反应,而进料口盖体无法做到完全密封,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有毒原料的气体从进料口溢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又习惯打开进料口盖体来观察釜内的实时反应情况,容易吸入冲出的有害气体;此外,很多搅拌反应会导致反应釜内的气压有所升高,这种情况下,始终紧闭进料口会使反应釜长期处于膨胀力作用下,影响设备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利于保障反应釜安全性的净化装置,包括安装于进料口上用于控制进料口开合的盖体、设置于反应釜上的吸风室、与吸风室内腔相连通的吸风管,
进料口及盖体均位于吸风室的内腔中,吸风室上设置有门,
当门关闭时,吸风室内腔除了能通过吸风管与吸风设备连通、通过进料口与反应釜连通外,吸风室为密闭结构。
作为优选:吸风室内腔中放置有吸附材料,
作为优选:吸风室内腔中安装有气味检测器,吸风室外表面则配合安装有与气味检测器相连接的显示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有利于保障反应釜安全性的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吸风室内的结构以正面剖视图形式表现),
图2是实施例2中有利于保障反应釜安全性的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吸风室内的结构以正面剖视图形式表现),
其中,1—进料口,11—盖体,2—反应釜,3—吸风室,31—门,32—吸附材料,33—气味检测器,34—显示器,4—吸风管,5—吸风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有利于保障反应釜安全性的净化装置在结构上包括安装于反应釜2进料口1上用于控制进料口1开合的盖体11、设置于反应釜2上的吸风室3、与吸风室3内腔相连通的吸风管4,
进料口1设置于反应釜2的上部且为水平朝向,进料口1通过弧形管道12与反应釜2的内腔相连通,盖体11为设置于进料口1处的双开门结构,进料口1及盖体11均位于吸风室3的内腔中,吸风室3上设有门31,
当门31处于关闭状态时,吸风室3内腔除了能通过吸风管4与吸风设备5连通、通过进料口1与反应釜2的内腔连通外,吸风室3内腔为密闭状态;
吸风室3内腔中放置有吸附材料32,同时吸风室3内腔中安装有气味检测器33,吸风室3外表面则配合安装有与气味检测器33相连接的显示器34。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净化装置相比于实施例1,除了进料口1于反应釜2上部竖直向上开设、盖体11为设置于进料口1处的翻盖板结构外,其余特征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捷达油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捷达油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2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