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舵面组合封严肋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9484.7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6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郑青泉;高伟;达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9/00 | 分类号: | B64C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金属 堵块 封严 舵面 尾缘 紧固件连接 电位 飞机结构设计 复合材料蒙皮 机械加工制造 本实用新型 大面积接触 玻璃布 槽形肋 层压板 防腐蚀 金属肋 可延伸 肋缘条 内形面 贴合处 重量轻 肋腹 蒙皮 套合 继承 腐蚀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舵面组合封严肋。由复合材料肋和金属堵块两部分组成。复合材料肋为层压板槽形肋。金属堵块通过机械加工制造。金属堵块套合在复合材料肋尾缘上,复合材料肋内形面与金属堵块贴合处设计一层玻璃布,用于防腐蚀。复合材料肋腹板与金属堵块通过若干紧固件连接。复合材料肋缘条与金属堵块及蒙皮通过紧固件连接。该技术继承了复合材料封严肋重量轻的优点,克服了金属肋重量大的缺点;同时又克服了复合材料封严肋无法延伸到舵面尾缘的缺点,继承了金属封严肋可延伸到舵面尾缘的优点,此外还很大程度地减轻了金属封严肋与复合材料蒙皮大面积接触带来的电位腐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舵面组合封严肋。
背景技术
目前,舵面结构除重要接头及其扩散件外,其余结构都是复合材料件。传统的舵面封严肋主要有复合材料封严肋和金属封严肋。
复合材料封严肋优点在于,重量轻,与复合材料蒙皮之间无点位腐蚀问题。但缺点是由于越接近舵面尾缘处翼型高度越小,复合材料封严肋不得不在距尾缘较远处提前截止。
金属封严肋则刚好相反,通过机械加工,可以保证封严肋尾段延伸到接近舵面尾缘处,但是重量代价相对复合材料封严肋较大,与复合材料蒙皮之间存在电位腐蚀问题,需做腐蚀防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和目的是提出一种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组合的舵面封严肋,继承复合材料封严肋和金属封严肋优点的同时克服二者缺点,满足舵面端部封严需求。
本实用新型将封严肋设计为2部分组成,主体结构为常规槽形复合材料肋,在靠近舵面尾缘处,增加一个套合在该复合材料肋内部的金属堵块。二者共同承担封严肋对蒙皮的支撑和舵面的封堵作用,其中复合材料肋其主要作用,金属堵块则主要对尾缘处起支撑和封堵作用。
技术方案
一种舵面组合封严肋,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复合材料肋(1)和金属堵块(2)两部分组成。复合材料肋(1)为层压板槽形肋。金属堵块(2)通过机械加工制造。金属堵块(2)套合在复合材料肋(1)尾缘上,复合材料肋(1)内形面与金属堵块(2)贴合处设计一层玻璃布,用于防腐蚀。复合材料肋(1)腹板与金属堵块(2)通过若干紧固件连接。复合材料肋(1)缘条与金属堵块(2)及蒙皮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金属堵块(2)为铝合金材料。
金属堵块(2)下陷处与复合材料肋(1)尾缘之间的装配间隙为1-2mm。
所述的玻璃布与复合材料肋(1)同时固化成型。
金属堵块(2)上的圆角大小在满足工艺要求情况下,应使金属堵块(2)重量尽量轻。
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舵面组合封严肋由复合材料肋金属堵块两部分组成。该技术继承了复合材料封严肋重量轻的优点,克服了金属肋重量大的缺点;同时又克服了复合材料封严肋无法延伸到舵面尾缘的缺点,继承了金属封严肋可延伸到舵面尾缘的优点,此外还很大程度地减轻了金属封严肋与复合材料蒙皮大面积接触带来的电位腐蚀的问题,只需在金属堵块处小面积采取防腐蚀措施(如肋上固化玻璃布隔离)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舵面组合封严肋结构图
图2组合肋尾缘局部放大图
图3组合肋与蒙皮连接示意图
其中:复合材料肋(1)、金属堵块(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494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舵面结构的多功能支撑隔板
- 下一篇:一种防挥舞直升机桨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