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变焦镜头的凸轮筒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7819.1 | 申请日: | 2018-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8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凌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壹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筒 防磨损圈 连接环 光学变焦镜头 本实用新型 螺纹 拆卸 组装 圆筒状结构 光学镜头 两端开口 漏光现象 螺纹连接 外壁设置 外表面套 外侧设置 一端设置 内连接 外连接 变焦 内壁 镜头 维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光学变焦镜头的凸轮筒组件,包括第一凸轮筒,第一凸轮筒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第一凸轮筒的一端外侧设置有第二凸轮筒,第一凸轮筒靠近第二凸轮筒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外表面套设有防磨损圈,防磨损圈的外壁设置有外连接螺纹,第二凸轮筒靠近防磨损圈的一端内壁设置有内连接螺纹,第二凸轮筒与防磨损圈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连接环能够使得该装置通过组装改变凸轮筒的调节范围,从而提高镜头的变焦效果,同时能够便于进行组装和拆卸,在组合使用时能够有效避免漏光现象发生,在需要维修时通过拆卸进行部分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学变焦镜头的凸轮筒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各种成像器材不断推陈出新,成像器材的镜头装置也需要不断的提升精密度,以满足于成像质量的要求,进而获得最佳影像效果。而这些器材中的变焦功能通常是借助镜头装置内各零组件间的机械式移动或旋转来达到改变所摄取影像大小的目的,镜头中凸轮筒组件起到改变镜头位置实现变焦的目的。
现有的凸轮筒结构为一体设计从而保证避免漏光的现象发生,但是一体式设计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凸轮筒的调节范围固定,不能根据需要进行改变,而且在凸轮筒损坏时需要整个更换,不方便维修,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光学变焦镜头的凸轮筒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变焦镜头的凸轮筒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凸轮筒的调节范围固定和凸轮筒损坏时需要整个更换,不方便维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学变焦镜头的凸轮筒组件,包括第一凸轮筒,所述第一凸轮筒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一凸轮筒的一端外侧设置有第二凸轮筒,所述第一凸轮筒靠近第二凸轮筒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表面套设有防磨损圈,所述防磨损圈的外壁设置有外连接螺纹,所述第二凸轮筒靠近防磨损圈的一端内壁设置有内连接螺纹,所述第二凸轮筒与防磨损圈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凸轮筒与第二凸轮筒的外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沟槽和第二定位沟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与第一凸轮筒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的厚度小于第一凸轮筒的厚度,所述防磨损圈的外径与第一凸轮筒的外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沟槽和第二定位沟槽均为弧形设置,且第一定位沟槽和第二定位沟槽的两端均为圆弧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轮筒远离第二凸轮筒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外环,所述外环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的上下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防磨损圈靠近连接环处开设有栓盖槽,所述栓盖槽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栓盖槽内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包括栓盖和栓柱。
优选的,所述栓盖的尺寸与栓盖槽的尺寸相适配,所述栓柱依次穿过螺纹孔和定位孔,所述栓柱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其中设置的连接环能够使得该装置通过组装改变凸轮筒的调节范围,从而提高镜头的变焦效果,同时能够便于进行组装和拆卸,在组合使用时能够有效避免漏光现象发生,在需要维修时通过拆卸进行部分更换,具有很好的经济使用价值,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壹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壹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478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