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腔室避雷器耐张下跳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6040.8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4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李自怀;蒋先毅;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水院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创品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39 | 代理人: | 余丽霞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张 避雷器 跳线 多腔室 螺栓 安装结构 角钢支撑 钢夹板 支撑板 横担 本实用新型 放电间隙 耐张杆塔 一端连接 低压电极端 高压电极端 安装环境 防雷装置 高压导线 连接固定 有效解决 | ||
1.一种多腔室避雷器耐张下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钢夹板(1)、耐张下跳线角钢支撑横担(2)及耐张下跳线避雷器支撑板(3);
所述耐张下跳线避雷器支撑板(3)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多腔室避雷器(4)的低压电极端(4.1)连接固定;
所述耐张下跳线避雷器支撑板(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耐张下跳线角钢支撑横担(2)的一端连接固定;
所述耐张下跳线角钢支撑横担(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钢夹板(1)连接固定;
所述多腔室避雷器(4)的高压电极端(4.2)与高压导线(5)相对,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一放电间隙(6);
所述钢夹板(1)设置在多腔室耐张杆塔架(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室避雷器耐张下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夹板(1)由200mm×40mm×5mm镀锌扁钢制成,在所述钢夹板(1)的中间设有90°折弯角,在所述钢夹板(1)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长度为40mm、直径为10mm的第一固定槽孔(1.1),所述钢夹板(1)与所述耐张下跳线角钢支撑横担(2)相连接配合,用于将整个防雷保护装置固定在多腔室耐张杆塔架(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腔室避雷器耐张下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张下跳线角钢支撑横担(2)由530mm×30mm×5mm镀锌扁钢制成,在所述耐张下跳线角钢支撑横担(2)一端设有135°折弯角,在所述耐张下跳线角钢支撑横担(2)另一端设有105°折弯角;
在设有135°折弯角的折弯端上开设有两个长度为40mm、直径为11mm的第二固定槽孔(2.1),两个第二固定槽孔(2.1)的间距为88mm;
在设有105°折弯角的折弯端上开设有若干个直径为12mm的第一调节圆孔(2.2),每两个第一调节圆孔(2.2)的间距为10mm;
在所述耐张下跳线角钢支撑横担(2)两个折弯端中间的部位上开设有两个直径为12mm的第一固定圆孔(2.3);
所述耐张下跳线角钢支撑横担(2)设置在135°折弯角的折弯端上的两个第二固定槽孔(2.1)与设置在钢夹板(1)两端的第一固定槽孔(1.1)一一相对应匹配,并通过两个螺栓分别穿设在两个第二固定槽孔(2.1)和第一固定槽孔(1.1)将耐张下跳线角钢支撑横担(2)与钢夹板(1)固定在多腔室耐张杆塔架(7)上;
所述多腔室耐张杆塔架(7)设有105°折弯角的折弯端通过螺栓与耐张下跳线避雷器支撑板(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腔室避雷器耐张下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张下跳线避雷器支撑板(3)由150×40mm×5mm镀锌扁钢制成,在所述耐张下跳线避雷器支撑板(3)一端设有60°折弯角,在所述耐张下跳线避雷器支撑板(3)设有60°折弯角的折弯端上开设有一对直径为11mm的第二固定圆孔(3.1),在所述耐张下跳线避雷器支撑板(3)另一端上开设有若干对直径为12mm的第二调节圆孔(3.2);
所述耐张下跳线避雷器支撑板(3)设置在60°折弯角的折弯端上的固定圆孔(3.1)与设置在耐张下跳线角钢支撑横担(2)105°折弯角的折弯端上的第一调节圆孔(2.2)相配合,并通过螺栓将耐张下跳线避雷器支撑板(3)的第二固定圆孔(3.1)与耐张下跳线角钢支撑横担(2)不同位置处的第一调节圆孔(2.2)相连接固定,起到调节耐张下跳线避雷器支撑板(3)安装位置的作用;
所述耐张下跳线避雷器支撑板(3)另一端上的第二调节圆孔(3.2)与多腔室避雷器(4)低压电极端(4.1)上开设的固定螺孔相配合,通过螺栓将多腔室避雷器(4)低压电极端(4.1)上的固定螺孔与耐张下跳线避雷器支撑板(3)不同位置处的第二调节圆孔(3.2)相连接固定,起到调节多腔室避雷器(4)安装位置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室避雷器耐张下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腔室避雷器(4)本体内部钢珠之间形成1mm的第二级放电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室避雷器耐张下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间隙(6)为40~50mm的空气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水院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水院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460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和端子箱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带电更换多腔室防雷保护装置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