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护眼台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5187.5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4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姝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姝晨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23/00;H05B37/02;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咸阳***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底座 灯头 主控板 扬声器 使用者眼睛 护眼台灯 视觉装置 主LED灯 坐姿 使用者端正坐姿 本实用新型 光感传感器 使用者图像 脊椎病变 实时传送 眼部特征 语音提示 转轴连接 麦克风 智能 副LED 颈椎 近视 疲劳 休息 预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护眼台灯,包括底座1、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连接杆2以及和所述连接杆2连接的灯头3,所述的底座1内设置有PCBA主控板10、视觉装置7、麦克风8、扬声器9、光感传感器11;所述连接杆2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灯头3与所述连接杆2转轴连接,所述灯头3上下部分别设有副LED灯5和主LED灯6。视觉装置7将使用者图像实时传送至PCBA主控板10,由PCBA主控板10对使用者眼部特征及坐姿进行识别,当使用者眼睛疲劳时或坐姿不端正时,控制扬声器8发出不同语音提示或者自动关闭主LED灯6,提醒使用者端正坐姿或强制使用者休息,从而预防使用者眼睛近视及颈椎、脊椎病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护眼台灯。
背景技术
近几年由于升学、择校竞争压力加大,中小学生均布置有大量家庭作业,在长时间书写阅读过程中,因书写姿势不端正及持续过度用眼,引起眼肌及视神经疲劳,久而久之导致青少年近视,同时伴有脊椎、颈椎等各种疾病,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市面现有护眼台灯,大多是从改善光源质量及照射方式出发,没有解决造成青少年学生近视及脊椎、颈椎病变的根本原因,也有个别检测坐姿提醒台灯,其采用简单的红外测距检测使用者距离桌面距离或速度传感器检测使用者身体移动,上述方法无法准确识别使用者视疲劳及坐姿歪斜,也无法准确识别使用者一些习惯动作,同时受台灯放置位置、使用者个体条件等各种因素影响。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准确检测使用者眼睛疲劳状况及坐姿,可纠正使用者坐姿、防止疲劳用眼的书写台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护眼台灯,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连接杆以及和所述连接杆连接的灯头,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PCBA主控板、视觉装置、麦克风、扬声器、光感传感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灯头与所述连接杆转轴连接,所述灯头上下部分别设置有副LED灯和主LED灯。
优选的,所述PCBA主控板设有DSP处理器、模拟信号处理模块、存储器、时钟模块、输出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输出控制模块设置有音频输出控制模块、LED灯亮度调节模块。
优选的,所述模拟信号处理模块设置有信号放大器、A/D转换器。
优选的,所述PCBA主控板分别与所述视觉装置、所述光感传感器电连接,所述PCBA主控板分别与所述麦克风、所述扬声器、所述主LED灯板、所述副LED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视觉装置将使用者面部图像及坐姿实时传送至PCBA主控板,由PCBA主控板对使用者眼部特征及坐姿进行识别:对使用者眨眼频率及眨眼持续时间变化进行监测并结合使用者持续用眼时间因素,判断使用者是否已经眼疲劳,进而用语音提示使用者休息或者自动关掉主LED灯板,同时开启副LED灯板,强制使用者进行休息;当使用者坐姿在任何方向发生身体弯曲倾斜超出允许范围,即通过输出驱动器控制扬声器发出相应提示声音,提醒使用者端正坐姿。基于以上方法使使用者眼肌、脊椎、颈椎得到舒缓恢复,从而在根本消除造成近视及脊椎、颈椎病变的原因。麦克风用于输入家长、老师、本人或其他个性提示语音并进行存储和播放,用以增强提示效果和趣味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中:1 底座、2 连接杆、3 灯头、4 阻尼转轴、5 副LED灯、6 主LED灯、7 视觉装置、8 麦克风、9 扬声器、10 PCBA主控板、11 光感传感器、12 声音传输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姝晨,未经杨姝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451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